巫龍、巫婆 樂行善
憲兵退伍的台南四十八歲男子巫宜澈,服役時被取「烏龍」綽號,他覺得好聽又親切,退伍後連名片也印「巫龍」,他說:「友人全叫我巫龍,反而忘記我本名。」他的老婆陳惠貞,因嫁給姓巫的,「順理成章被叫『巫婆』」,陳惠貞不以為意,叫久了也好聽。
「巫龍」一點也不烏龍,他七年前創立台南縣後備憲兵荷松協會行善最樂聯誼會,他說:「為善不欲人知的觀念落伍,為善要大聲說、公開做,感動更多人來做好事。」
德新技術 列印血管
德國研究人員說,他們正在開發用立體印刷機「列印」血管的新技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列印」出來的血管可以安裝在人造器官上,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福音。
德國夫朗和斐界面工程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員說,血管體積小,結構複雜,「列印」時使用的「墨水」是生物分子與人造聚合體。研究項目負責人托瓦爾(Gunter Tovar)說,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列印」出單根血管,複雜的血管網路模型正在建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