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電影 忠於原貌莫失真

杭東 |2011.09.13
1152觀看次
字級

報載國片《賽德克‧巴萊》熱映,三天票房破億,片中的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被塑造成抗日英雄,台中和平區泰雅族原住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霧社事件發生前一年,當地泰雅族部落曾被莫那‧魯道率領族人及日本人屠殺,有二十六名老弱婦嬬遇害。

報導指出,霧社事件發生前一年,台中和平區泰雅族原住民不願歸順,日本人以番治番,以小惠或逼迫其他部落征服,當時莫那‧魯道就攻打泰雅族。

對這件被稱為「青山事件」的往事,前原民會主委、賽德克民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說,「確實有這起事件」,《賽》片歷史顧問邱若龍也證實,「早年莫那‧魯道的確有帶人去攻打其他部落」。

但有學者指出,文獻對所謂「青山事件」沒過多著墨,屬口傳歷史,失真率較高。

由於說法不一,就顯示製作前置的查證不夠嚴謹。

雖然《賽》片把莫那‧魯道描述成正義使者,或許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原住民為生存,會受日本操弄而攻擊其他部落,而且電影鎖定霧社事件,至少莫那.魯道在那個時間點是英雄。

可是,歷史事件的電影,不像科幻或愛情、喜劇、文藝等,可海闊天空,如果主角的定位未明,或如《賽》片歷史顧問的看法,「英雄」變成可以「階段性切割」,隱沒其他的一面,反易招致爭議,便有失拍攝的要旨了。

所以我以為,電影內容涉及歷史事件,就必須查證,避免誤導大眾。如果莫那‧魯道是中了日本「以番制番」的圈套,就須忠實表達;如果他是介於英雄和殺害婦孺之間的角色,亦須反映內心的掙扎和矛盾。

也就是說,電影或戲劇可以故事化,甚至渲染增加戲劇張力,但涉及「基本的主梗」(真偽英雄),就不能失真。

不過,這部電影讓更多人關注原住民歷史,而且原民史中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件,我認為就已達到拍攝的意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