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這樣用】垂VS.唾 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2011.07.07
1825觀看次
字級

這樣用就對了!

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認為猩猩是人類的祖先,如果從澳洲一家動物園,有隻聰明猩猩數度「越園脫逃」來看,似乎真有幾分道理!

據新聞報導,這隻二十七歲的紅毛猩猩卡兒塔,比一般猩猩還聰明,雖然多次脫逃,「功敗垂成」,但是牠從不氣餒,三番兩次想辦法,像是,牠會運用「唾手可得」的樹枝,令通電柵欄短路,也會利用樹枝草堆突破圍籬。

而卡兒塔「飛越動物園」之後,園方必須趕緊疏散遊客,並想出防治之道,這一幕,也真像人類世界裡,人犯越獄脫逃,獄方得立即追回逃犯,並檢討失職人員一樣。

搞清楚弄明白

「唾」字本義為口液、口水,《說文解字》記載:「唾,口液也。」如:「唾沫」、「唾液」。

「唾」當作動詞時,有兩種解釋,一表示「吐唾沫」,如:「必唾其面」;另一則解釋為「吐」,如:「唾血」、「唾涕」、「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表示極易得到或成功。而從吐唾沫這個動作,則引申有「鄙棄」之意,如:「唾棄」、「唾罵」。

「垂」的本義是指邊疆、邊際,《說文解字》的解釋為:「垂,遠邊也。」後來演變為今日使用的「陲」。

文學作品中,唐元稹〈酬樂天〉:「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的「垂」,便應該理解為「邊疆」。

「垂」也可解釋為接近、快要的意思,如:「垂危」、「垂老」、「功敗垂成」。而用作流傳後世時,則有「垂範」、「永垂不朽」等詞語。

「垂」當動詞,還可解釋為掛著,如:「垂髮」、「垂掛」;也可指低、低下,如:「垂頭喪氣」。

而形容由上往下的方向,或水滴下的狀態,則有「垂涎三尺」、「垂淚」、「垂柳」、「垂楊」。

「唾」和「垂」兩字因為字形相似,在使用上容易混淆,尤其常常把「唾手可得」寫成「垂手可得」。其實我們只要知道「唾手」指的是「往手上吐唾沫」這個動作,便可以知道此處應該用「唾」字,而不是用「垂」字,而「唾手可得」,即比喻事情如吐口水在手上般容易得到。

什麼事情是如此的「唾手可得」呢?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與袁紹對峙的公孫瓚,原本占有優勢。但經過一連串的戰爭,公孫瓚敗多勝少,雄心壯志逐漸消磨殆盡,於是便起了避世的念頭。他以易守難攻的易京(在幽州歸義縣南)做為據點,建出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打算就此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

有人問他為何這麼做,公孫瓚回答:「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然而,忘卻進取的消極態度,加上他後來親近小人、橫徵暴斂、失去民心,終至敗亡。

成語「唾手可得」就是從這則典故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

(選錄自《每日二字‧這樣用就對了》

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