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賞西海岸濕地--大城濕地生態之旅

楊慧玉 |2011.06.25
2115觀看次
字級

 

廣大而寂寥的彰濱工業區,大得驚人的土地上,彷彿永遠走不到盡頭,也讓在車內顛簸的人頭暈目眩。

一反工業區的蓬勃生氣,彰濱工業區內廠房三三兩兩地錯落,有許多土地閒置著。占地三千六百多公頃的園區規模龐大,南北長約十二公里,東西寬約三點五至四點五公里,不知是當初共襄盛舉者野心太大,還是後勁不足,抑或是為開發而開發……,進駐率似乎不高。

開發之後 沙灘濕地不再

總之,從民國六十六年經行政院核定至今,長期的開發計畫,歷經能源危機、產業外移,走走停停。而圍堤造地,拓展新國土,與大自然抗衡的謬妄,如今,「空」留嘆息……

當初為了興建工業區而填海造陸結果,只要幾天無雨,園區內飛沙走石,一片白茫茫。原水鳥觀賞區屢屢被淹沒成一片沙丘,需靠人工清運始得見其原貌。

園區內,最美的景致應屬成列的風力發電設施。巨大的白色塔架拔地而起,由近而遠依序靜佇著,三葉葉片緩慢而無息地挪移,無論是哪個角度都有其框景,襯著湛藍的天……,不過當視線悠然而下,唉!真希望眼前能是片迎著潮汐的沙灘。

台灣白海豚 族群漸凋零

工業區的盡頭是深邃的海洋,中間的隔閡是綿延的消波塊。據說,漲潮時,當地人稱為媽祖魚、並被列為極度瀕危等級的中華白海豚,有時會在離岸約一百至三百公尺處出沒。

背著相機、望遠鏡,攀爬於稜稜角角的消波塊間,尋找妥適的位置觀察。然而,儘管屏氣凝神、極目四望,所帶家當也精銳盡出,還是無緣與白海豚見上一面。本來嘛!僅存不到兩百隻的族群,喜歡在快變天之際及每年吹西南風的季節悠游海中,若真能遇上,算是有「保庇」。

護大成濕地 保留棲息區

彰化芳苑大城濕地,因國光石化ㄧ案而聲名大噪,很多國人也許不知:環保團體與當地許多民眾,極力想維護的究竟是什麼?無論如何,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濕地的生態,當地各式體驗活動逐漸被規畫出來,也吸引不少學子到此一遊。

據說,這片濕地(有人稱其為海埔地)是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廊道、台灣特有種「台灣招潮蟹」最後的點狀分布地,也是保育類候鳥大杓鷸,在彰濱工業區開發後被驅離、最後遷移的越冬棲息之地。

搭牛車耕海 賞蚵看夕陽

大城濕地是台灣面積最大的泥質灘地,最大寬度可達五公里,因此形成漲潮時牛車耕海的特殊景象。而為了搭牛車入海摸蛤仔,得先換上業者提供的膠鞋,沒想到,款式還頗有時尚感,配上短褲,竟帶點蘇格蘭風格。

因時間關係,未能搭上牛車,改搭「鐵牛」入海,沿途空氣中混雜著柴油與海的氣息;巷弄間,一幢幢舊式矮房中也混雜著幾幢新式洋房,庭前最常見的景象,就是三兩成群的婦人圍著剝蚵。

伴著驚呼聲 下水摸蛤仔

當鐵牛車入海的那一霎那,驚呼聲中夾雜著歡呼聲,而隨著涉水越深也越刺激,同座還有人考慮起會不會游泳的問題。到了水深及大腿的位置,對都市人而言,下水摸蛤仔也需要一些勇氣。

隨著另一團來此畢業旅行的高中生的嬉鬧與尖叫聲,懷抱著興奮踏入濁不見底的軟泥沙地,彎下腰、雙手在水底胡亂抓起一把把泥沙,令人訝異的是,就僅是一小撮的泥沙,竟蘊藏著許多中的小的淡紫色蛤仔,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大自然廚房 養活彰濱人

至於大的、超級大的蛤仔,也有不少,而且不需要甚麼技巧,真的是隨便摸都有,成就感十足。對當地居民而言,這片海埔地簡直就是自家廚房,退潮時,只要捲起褲管,走進灘地耙耙耙,不一會兒功夫,整籃的蛤仔便可等待上桌。

除了蛤仔之外,這裡的蚵仔才是主角,也是這裡許多住民賴以為生的產業,而走訪蚵田,則是到此一遊非去不可的行程。

一列列整齊排列的蚵架,廣泛分布於淺灘上;在海水的浸漬中,兀自肥美。蚵民豪氣的剝開一顆顆蚵殼供遊客現嘗,強烈的鮮味夾雜著十足的海味,霎時茅塞頓開,原來「海鮮」不只是名詞,而是讓味蕾為之驚艷的形容詞。

夕陽下蚵架 世界級風光

驚艷無獨有偶。海的那頭,但見夕陽餘暉肆意揮灑,霞光從天際映照著海面,是朱熹所讚嘆「天光雲影共徘徊」!這景致,在遠赴斯德哥爾摩曾見;未曾想過,就在我親愛的台灣便有,近在眼前的福分,反而忘了珍惜。

夕陽將一根根靜佇於海的蚵架的影子拉得老長,一串串如墜子般懸掛著的蚵仔,在潮來潮往中載浮載沉。若以產值衡量傳統的養蚵產業,或許這行早該出局;但就其所能創造的生態價值(淨化水體、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卻是舖陳環境永續的因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