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負此生──懷念母親周闕淑卿女士

周陽山 |2011.05.08
1129觀看次
字級

母親告別了塵世,離開了她的子子孫孫,以及,那個歷經苦難與憂患的時代。她已經在天父的召喚下,回到天家去了。

她走得很匆促,九十三年的人生是一幅幅艱辛、悲苦與喜樂交織而成的畫卷。我有幸受她一生的呵護與扶持,但卻不能讓她享有更寫意與優渥的晚年,這是人子的罪愆,也是我至深的遺憾……

苦難時代 

賴慈親茁壯成長

母親生我的時候已經三十八歲,父親那時也已五十一。父親那時對母親說:「這個最小的孩子是讓你老年享福的,就叫他精精吧!」

從小精明早熟的我,沒有讓父母太過操心。幼年時的台灣社會,已經漸漸步上正軌,生活還算小康。和兄姊們相比,我最屬幸運。母親常跟我提及那個離亂中原的苦難時代──北伐、抗戰、躲土匪、逃離,終究還是逃離。

小孩生病,發高燒,只好一家又一家去借錢治病,要養活這一家子人,委實艱辛不易。父親長年著書立說,靠杏壇筆耕維繫著全家人的生活,而母親勤儉持家,善待每一個孩子,好讓我們五個子女,在健康和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小時候,母親和我關係最親。小學四年級以前,我常常只上半天課,中午以後,我從木柵政大實小步行返家,母親陪我午睡,直到傍晚,等父親和哥哥、姊姊回到家裡,一起吃母親準備的豐盛晚餐。

少年啟蒙 

承教誨珍惜光陰

我和哥哥姊姊念書差了七、八年,他們念大學,我還在念實小。整個童年,我是媽媽一手親自帶大的孩子,從小就壯碩,是媽媽賜與我這一生奮鬥的根柢。可以說,沒有父親的堅定導引,就沒有我迄今奮進的標的;而沒有母親的細心呵護,也就沒有我持續不懈的毅力與耐性。

念初中時,每晚,我推開書包,總要花一兩個小時先整理資料,母親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一段時日後,她告訴我說:「如果你一直在做整理工作,卻不能真正讀進去,你就永遠開展不了!」聽了母親的教誨,我再也不輕易的浪費時間了。現在我做事、寫文章,幾乎都不待多準備,就即席開始,這都是母親的言教身教所致。

母親出身福州世家,七世書香無白丁。她常用福州話背誦全篇的〈赤壁賦〉給我們聽,還曾多次幫內人良瑩磨墨,陪她寫書法大學。年邁以後,她不良於行,我常在午後陪侍時,聽到她在夢境中,依然用福州話背誦古詩,她和她成長的那個時代,現在,都已一去不復返了。

無負此生 

願來生天國相會

母親的意志力一向堅強,意識也甚為清晰。一個多月前,在香港念書的耕兒休假返回木柵家中,她還能清楚叫出他的名字;一個多禮拜後,當他離台辭行前,母親的精神與體力卻再也撐不住了。

四十多年前,母親受洗信奉耶穌,平時雖然很少上教堂,但一言一行,常奉行基督的訓誡。當她在最後彌留之際,我敦請監察院王院長趕到醫院來,為她禱告,我們兄弟一起緊握著母親的手,讓天父接引她走向天國。第二天下午,當牧師來家中禱告時,清楚的告訴我們:母親早先已經隨天父而去了!

父親一生奮進不懈,為主義而獻身;母親一生慈愛光照,為全家祈福。現在,他們都已羽化而登仙,只留下我們這些人子,要在人世間持續地完成未竟的使命。

魂兮歸來,我的至親!

願來生天國相會時,我們都能勇敢而無愧,向雙親告白:我們已盡心盡力,無負此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