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故事】少壯幾時奈老何

羅秀美 |2011.05.02
1754觀看次
字級

「少壯幾時奈老何」,語出杜甫〈渼陂行〉:「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游渼陂。天地黤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作鯨吞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船舷暝戛雲際寺,水面月出藍田關。此時驪龍亦吐珠,馮夷擊鼓群龍趨。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咫尺但愁雷雨至,蒼茫不曉神靈意。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

唐天寶十三年(七五四),杜甫定居長安,當時四十三歲的他寫下了這首〈渼陂行〉。渼陂源出終南山,當時人們多來此泛舟遊玩,故址於今陜西戶縣。詩中所指岑參也是盛唐知名詩人,為杜甫好友。此詩乃杜甫與岑參兄弟同遊渼陂時所作,述及泛舟渼陂,遭遇天氣變化之際的各種景象,在似幻如真的想像中所呈現的獨特浪漫氣息。

詩首二句交待了遊覽的緣由,接著轉入對渼陂風光的描寫。可見詩人嚮往渼陂已久,卻託言岑參兄弟之「好奇」,其實指的正是詩人自己。然而,正待要好好遊賞,不料風雲變色,頓時波濤洶湧,遊玩的興致立即轉成憂思,眼前的惡風巨浪隨時可能會掀翻小舟。

正發愁之際,來得突然的急風驟雨卻也去得迅疾,忽而便風平浪靜……泛舟到了雲際寺時,天色已昏暗。不久,一輪皓月躍出映入水面,如詩似畫,無以名狀。

值此美景,詩人不免引動了更多奇思妙想,將渼陂的知名景點一一幻化為夢境般的圖像,無論「驪龍吐珠」、「馮夷擊鼓」、「湘妃歌舞」或是「金枝翠羽」等,皆靈動逼真,如在目前,直有登臨仙境之感。杜甫將泛舟游湖描繪得猶如身在迷離之境般,氣氛詭異,神靈下降,直追曹植〈洛神賦〉,對於向以寫實詩著稱的老杜而言,這般神奇想像特別引人注目。

最後,杜甫以「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做結。在此天成美景所幻化的神靈境界裡,筆鋒頓轉,回到現實。如今只恐雷雨將至,如在年少之日卻已慨歎年老之悲。

「少壯幾時奈老何」,似即託寓中年杜甫對自己前半生的慨嘆,至今仍不得志,無奈老之將至,但又能如之奈何?眼前景致再美,亦不得不回歸現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