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Q&A】糖尿病患做什麼運動比較好

趙叔碧 |2011.05.02
1353觀看次
字級

Q:我老媽六十九歲是二型糖尿病患者,體型肥胖,非常不愛做運動,體質一直不好,大部分運動她做不了一會就喊累,但患有糖尿病又得適當做運動,想請問什麼時間做運動對她最適合也最恰當?(頭痛的女兒)

A:糖尿病治療的目的在使血液含糖量恢復正常,同時預防發病。一旦患有糖尿病,需持續適當的藥物治療,並加上適當護理才能進一步獲得控制。所有糖尿病患要開始運動之前,最好在醫護人員的評估下,先對自己的身體有所認識。再經由醫師安排,做小便、血液、心電圖檢查,了解心、腎、神經功能、眼底變化以及末稍血液循環的狀況。

如果病人有明顯的併發症,像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末稍血液循環障礙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那麼~最好的運動就是散步,接著慢慢加快走路速度(一分鐘約走一二○至一四○步之間),對於還有某些合併症的病患,如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則應根據病情採取小局部運動量的方式,不建議從事過於激烈運動,以免造成意外。

反之,身體各方面功能都還不錯的糖尿病患,不仿從事消耗熱量較多的耐久性運動,以大肌肉每次運動十五分鐘左右為準,對肌肉施加重大阻力的「耗力」型運動(每周二至四次,每次十五至三十分鐘),但舉重則不適用於糖尿病人。

對糖尿病患有益的運動,還有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打網球、打高爾夫球等。無論那一種運動,得失不要看得太重,最好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下,效果更好。

如果沒辦法從事戶外運動,可以室內運動替代。譬如調整速度、阻力的原地腳踏車或助跑器、跳繩,住高樓層的糖尿病患,爬樓梯也是鍛鍊體能的好運動喔!

【註】運動療法對大多數一型糖尿病患(需經適當胰島素治療,病情較穩定者)和二型糖尿病患(尤其肥胖者)都蠻適用!但必須按具體病情而定。再則春天的氣溫變化較不穩定,糖尿病患起床後千萬不要急於做運動,此時人體的各臟器還沒有進入戰備狀態,所以難以馬上適應需謹慎小心。

運動療法對空腹血糖在十一點一一十六點七毫摩爾/升(二百一三百毫克/分升)的糖尿病患者適用,對糖尿病患來說,盡可能在飯後一至二小時後再運動。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暨國民健康局運動健康促進指導老師、中醫博士 趙叔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