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飲食觀】低脂蔬食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保命符

黃建勳 |2011.04.01
2215觀看次
字級

目前全世界約有兩百五十萬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此病是美國最常見的退化性暨發炎性神經系統疾病,損傷的部位包括大腦白質、脊髓和視神經,好發於十五至五十五歲的病人。症狀包括眼球震顫、口吃、上肢顫抖、疲勞、認知與行為改變、膀胱功能與性功能喪失等。百分之八十的病人會反覆發作,每次好轉後,將在神經鞘上產生損傷並結痂。得病十年後,約一半的病患嚴重失能,需仰賴輪椅或長期臥床。

雖然多發性硬化症的真正病因不明,但與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有關:免疫球蛋白增加、先天基因、女性、特定地域,及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特異性蛋白質。治療急性多發性硬化症發作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另外,可使用干擾素以減少發作頻率,但療效皆有限,且醫藥花費與副作用大。

最近的證據顯示動物性脂肪,尤其是乳酪相關的產品,與形成多發性硬化症有很高的正相關。其中一個假設認為嬰兒飲用牛乳是形成日後神經系統損傷的病因。因為牛乳只含母乳五分之一的亞麻油脂肪酸(一種形成神經鞘的重要脂肪酸),很可能採用高動物性脂肪飲食的嬰兒,年長後因缺乏亞麻油脂肪酸而形成較弱的神經系統,所以易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分析病患腦部組織,飽和脂肪含量較無此病症的人高。

另外,自體免疫理論目前也被廣泛接受,因為多發性硬化症與自體免疫型糖尿病人有諸多相似之處。其機轉可能是當牛乳蛋白經由腸道進入血流中時,身體將其視為外來蛋白質而產生抗體攻擊。不幸的是,這些抗體並非只對牛乳蛋白有特異性,他們亦對位於人體神經鞘上的類似蛋白質產生作用,進而摧毀它。在第一型糖尿病人身上,這些抗體則是攻擊胰臟中與牛乳蛋白相似的胰島素細胞,導致胰島素缺乏。

研究也發現,此病的預後和飲食有重大關聯:每日飽和脂肪攝取超過二十五克的病人,死亡率為百分之七十九,而在此病診斷後三年內執行低脂飲食的病人,死亡率可降至百分之二十一。此外,限制飽和性脂肪攝取量低於一天二十克以下者,將不再出現疾病惡化的情形。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飲用牛乳或食用乳酪產品,可能增加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多發性硬化症和第一型糖尿病)的危險。因此學者及醫師都建議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採用低脂蔬食,既可保命又更健康!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黃建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