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筆記】充滿愛的料理

沐恩 |2011.03.24
614觀看次
字級

孩子出生前,說真的,我是徹徹底底的廚房白痴。水果買得甜不甜得碰運氣,綠色葉菜認不出幾樣,炒菜永遠只會放鹽巴,最會做的料理是泡麵加蛋。

懷孕之後,心想總不能讓孩子從小就外食吧?我開始研究嬰兒食譜。嗯,擠汁、磨泥,煮得軟爛,這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只要注意衛生應該不成問題。

女兒出生後,一直哺餵母乳,直到五個月才開始搭配副食品,我永遠記得她第一次吃到蘋果泥時的表情和反應,彷彿品嘗到人間極品美味,以至於她不斷咂著嘴,伸長著脖子,著急的揮舞著小手啊啊叫。

之後,我開始跟著她的成長所需陸續接觸許多食材和做法,從嬰兒食物到適合幼兒的家常料理,我都努力學習。

最激勵我的,就是孩子臉上真摯讚賞的表情。被她「訓練」至今,雖稱不上師傅級手藝,卻足以滿足家人和親朋好友的胃。

還記得女兒從十四個月大開始自己用餐,小小的她和我們坐在一起,一臉興奮的期待我端上她的專屬小碗小盤,因為不想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所以她的每一餐,不論是菜色或是營養成分,我都希望能讓她得到滿足。

想想,孩子待在身邊的時間真的不算長,我能為她做專屬料理的日子也就只有這幾年。有時候想偷懶一天不開伙,只要孩子仰起小臉說:「我想吃媽媽煮的飯飯」我就會心甘情願的走進廚房,拿起鍋鏟。正如我的父母,尤其我的父親……。

那天,第一次為孩子做豆漿,擠得我手指關節發酸無力的時候,突然回想起我父親在下班後,總還鑽進廚房裡忙碌的背影,想起自己也愛撒嬌的和爸爸說:「爸爸煮的飯菜最好吃了」,我終於深切的明白,父親把他不善言語的愛,都放進了料理裡,他希望我們吃得開心滿足,長得健康強壯,正如現在我所希望的。

愛,有很多種,有些很浮誇卻很空虛,它會讓人當下很感動,卻禁不起稍微嚴苛的考驗;有些看似微小但很實際,當下,我們往往沒有察覺,但它卻是支持我們度過每一項考驗的動力來源。

我從父親那裡接收到這樣踏實的愛,希望,我給孩子的,也是這樣的愛,就從每一口愛心料理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