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瑤族 終身漂泊海洋

 |2011.02.11
227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看,那兒有一條小鯊魚游過來了!」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的海域,有一群「以海為家」的馬來原住民,他們靠潛水打魚為生,甚少踏上土地,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海上遊牧民族。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攝影記者詹姆士‧摩根(James Morgan),去年拜訪此民族,用鏡頭記錄下這正在消逝中的海洋遊牧民族———巴瑤族(Bajau)。「去的時候,我們不確定是否還能找到仍然生活在船上的巴瑤族人。幸運的是,我們在印尼蘇拉威西省北部地區找到了。」詹姆斯士說。

巴瑤族人是潛水高手,能潛到海底三十公尺,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以及尋找珍珠和海參。年過半百的凱西姆說,她在海洋上出生,一生都在一條長五公尺、寬一點五公尺的傳統小船「lepa-lepa」上度過,她的小船上堆滿了各種日常用品———油罐、滿是油汙的湯鍋、器皿、一盞煤油燈,甚至幾盆盆栽。摩根說:「有時候,他們會一連幾個月待在海上,偶爾才上一次岸。」像凱西這樣的巴瑤族人,在海上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漂泊歷史。

海上遊牧民族各個身手不凡,為了避免被兇猛的魚咬到,族人伊姆蘭會用手指蒙住牠的眼睛,而當魚什麼都看不清的時候,伊姆蘭就會帶著牠游回自己的小船。這裡的孩子們對鯊魚完全不感到恐懼,反而感到驚喜,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想要和牠一起游泳,一名叫伊納爾的小孩,就像招呼一個老友一樣,拍了拍鯊魚的身體,並抓住了牠的尾巴。

不過近幾年來,巴瑤族延續了幾個世紀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威脅。隨著印尼邊界的確定,印尼政府不斷施壓他們上岸,另一方面,海洋中的魚類愈來愈少,他們發現,一日三餐漸漸難以溫飽。儘管如此,巴瑤族人仍然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園。「如果妳有了錢,可以在村莊裡做其他生意,不用靠捕魚為生,妳願意嗎?」凱西姆想了一下說:「我還是喜歡大海,捕魚划船,感受冷熱變化。我想,我會選擇一直住在海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