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 人生四次轉彎 造就中國歐普拉

 |2011.01.02
516觀看次
字級

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因獨特的主持風格而聞名世界,她善用媒體來關心社會弱勢,並創辦慈善組織募款行善,此外,她也擁有自己的雜誌與有線電視網。

在中國,也有一位像歐普拉一樣,從媒體人轉型為企業家、慈善家,那個人就是———楊瀾。

身家八點五億元的楊瀾,二○○○年創辦陽光衛視,她曾經是中國胡潤女富豪排行榜第三名,並擁有中國十大白手起家女富豪、中國十二位最美麗的女性、極具人氣和進取精神等頭銜,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很多人都認為楊瀾的人生「太幸運了」,從知名節目主持人升格為節目製作人,從媒體界跨足商業界,她順遂的人生際遇,羨煞不少人,但是楊瀾並非每次都靠著「幸運」走過人生轉彎處,她在每段工作中累積自身經歷,才得以藉著睿智的眼光、獨到的操控能力,成功轉型。

直率個性

接掌央視主持棒

一九六八年生於北京的楊瀾,一九九○年從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畢業,同年,她直率的以「為什麼非得只找一個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場就是給男主持人做陪襯的?其實女性也可以很有頭腦,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自己就希望做一個聰明的主持人。」打動導演,與趙忠祥一同主持中國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

進入央視四年,不但開闊了楊瀾的眼界,她靠著自身的實力與魅力,陸續得到了「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的肯定,《正大綜藝》在中國還擁有了逾兩億的收視人口。

也許是一切來得太容易了,反而讓楊瀾開始覺得有點心虛,她曾說:「央視讓我一下子進入一個殿堂,但是我往下一看,空空如也,下邊的基礎都不是我自己建起來的,是一個龐大的機構賦予你支持,我覺得特別不踏實,所以我得自己從基層慢慢疊磚頭,這樣才會踏實。」

一九九四年,楊瀾決定「辭去央視的工作,去美國留學」,並在正大集團總裁謝國民資助下,走向人生的第二個轉彎。

急流勇退

美國留學充電

楊瀾二十六歲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國際傳媒研究所,在異國求學生活比想像中的還辛苦,但這段生活給楊瀾帶來的收穫,要遠遠比磨難多,她的視野不但開闊許多,更親身接觸到許多成功傳媒人的先進理念。

楊瀾課餘時間與上海東方電視台聯合製作《楊瀾視線》———一個關於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專題節目,這是楊瀾第一次以獨立的眼光看世界,同時她擔當策畫、製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不但實現從最底層做起的想法,也使自己成功的從娛樂節目主持人轉型為複合型傳媒人才。

鳳凰2年

奠定從商根基

一九九七年,楊瀾回到中國,當時,鳳凰衛視中文台剛成立,楊瀾便加盟其中,《楊瀾工作室》於隔年一月開播。

在鳳凰衛視兩年,楊瀾不只是主持人,還是《楊瀾工作室》的負責人,不但要自己製作專題,還得精打細算、控制預算,使她學會如何在最低的經費條件下完成節目。

楊瀾兩年採訪一百二十多位名人,她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媒體工作經驗,以及重量級的名人人脈,對她來說,進軍商界只欠缺資本而已,而她的先生吳征,正是深諳資本運作的高手。

創辦陽光

擠身富豪之列

楊瀾二○○○年三月收購良記集團,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她開始建構「陽光文化」,實現她的媒體理念,陽光衛視甚至成為中國第二大私人媒體。

次年,她的「陽光文化」接手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開創網路和電視相結合的時代,她又與四通合作成立「陽光四通」,開始進軍網絡業和IT業。楊瀾財富也快速地累積。

「陽光衛視每周播出談話節目的總時數,高達三十小時。」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畫主任錢鋼指出,從「論衡」到「子夜」,還有「陽光書坊」、歷史節目「春秋」,漸漸看出陽光衛視在走一條獨特的路。在提供購自國外的歷史文化類節目、自己製作的口述歷史節目、紀錄片以及其他人文節目同時,它開始以深度思想談話節目為突破,全面改版,創造出可稱之為「陽光談話」的思想密集型品牌。

投入慈善

計畫進軍好萊塢

二○○五年七月,楊瀾與吳征捐出陽光媒體集團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在香港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扶貧、文化交流、環保和教育事業。

雖然楊瀾知道慈善事業可能會花去大約三分之一的精力和時間,但她仍希望好好經營「陽光文化基金會」,使它能成為百年老店,不一定要做得很大,但它要有良好的機制,能不斷滾動下去。

此外,楊瀾二○○九年與經紀公司「創意藝人經紀公司」(CAA)簽約,成為影星凱特溫絲蕾、妮可基嫚、卡麥蓉狄亞玆、喬治克魯尼與導演王家衛等人的師妹,計畫要把事業版圖擴展到美國好萊塢!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楊瀾如何轉、如何變,她始終把自己定為「傳媒人」,並積極提高自己在傳媒界的層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