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故事】紅杏出牆與紅棗出牆

王兆貴 |2010.12.14
3427觀看次
字級

南宋中期江湖派詩人葉紹翁,一生寫下了許多描寫田園風光及農家生活的詩作,如刻畫江南水鄉景色的〈嘉興界〉、描繪鄉野情趣的〈田家三詠〉、摹狀兒童玩耍的〈夜書所見〉等,平易含蓄,詞淡意遠。但最為人稱道並流傳後世的唯有七絕〈遊園不值〉尤其是那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已經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佳構。

就像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樣,葉紹翁的「一枝紅杏出牆來」本意是寫大好春光的,雖然其中隱喻哲理,但絕無曖昧情愫。不知是從何時起,「紅杏出牆」成了女子外遇的代名詞,以至於連外國文學和影視作品的譯名也因襲此例。如,根據左拉小說《苔麗絲‧拉甘》改編的電影,譯名也叫《紅杏出牆》。

據說,「紅杏出牆」引申意的最早出處是宋代話本《西山一窟鬼》,其中有「如撚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牆頭」的唱詞。元代以後,「紅杏出牆」的含義就愈加鮮明了,如「恰便似一枝紅杏出牆頭,不能夠折入手,空教人風雨替花羞。」

  

到了近代,隨著社會的開放,「紅杏出牆」廣泛變成為嘲謔的借代詞,用來記述風流韻事,影射閨閣緋聞。

有趣的是,還有一則「紅棗出牆」的掌故,卻很少有人知曉。《漢書‧王吉傳》中即記載此一軼聞,大意是:

王吉年輕時住在長安,東鄰有棵大棗樹,枝椏越過牆頭垂掛到王吉庭院中。妻子就摘了幾顆紅棗給他吃,後來王吉知道棗子是鄰居家的,就認為妻子手腳不乾淨,硬是把她給休了。

東鄰得知因自家「紅棗出牆」而導致王吉家庭破裂,就準備把那棵棗樹砍掉,經過左鄰右舍的勸止和調解,王吉才把妻子請了回來,那棵棗樹也保住了。

這個王吉年輕時曾被舉為孝廉,後來官至博士、諫大夫。在苛求婦道的封建社會裡,這段故事有讚揚王吉「寧可休妻也不失德」的意思,而在如今看來,確實有點小題大做了。儘管這棗子的所有權在鄰家,鄰家探過牆來的棗子也不該輕取,但還不至於到了不可饒恕的地步。為了顯示自己人品高尚而休妻,也太矯情了。所幸王吉聽了眾人的話,終於平息了這場禍端。

從故事情節來看,王吉的妻子對他是充滿感情的,否則也不會摘取逾牆的紅棗給他吃。如果不是眾人勸解,一片好心的王妻反被逐出家門,豈不冤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