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針不哭鬧 醫師有撇步

 |2010.12.12
230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昨天公布「孩子怕看病」家長意見調查,九成七的孩子就醫會哭鬧,甚至近六成看病後會做惡夢或半夜驚醒。資深小兒科醫師提供貼紙獎勵、讓孩子吹泡泡或風車練習深呼吸等訣竅,也拜託家長別拿「不乖,就帶你去打針」來嚇小孩。

瑞信醫療基金會舉辦「第四屆兒童醫療貢獻獎」活動昨天起跑。這次培訓十名兒童訪查員,未來將在大人陪同下,到診間與入圍的醫師聊天,並訪查醫師的同事、病人,深入了解入圍醫師對於小病童的愛心及耐心,遴選出具有愛心的兒科醫師。

基金會也推廣「兒童醫療輔導」,透過遊戲讓小朋友就醫前,熟悉醫療過程可能接觸的器械,醫師護士也可讓小朋友一邊看病、打針,一邊看卡通,轉移注意力。

第三屆瑞信兒童醫療貢獻獎得主、成大醫院小兒科教授劉清泉提供和病童交朋友的方法。

他從最不痛苦開始的問診做起,例如小朋友頭痛、喉嚨痛,他先聊聊天,摸摸孩子手腳檢查生長發育,最後檢查頭部,等到做完喉嚨採檢,孩子哇哇大哭時,媽媽正好接手撫慰一番,這樣痛苦很短,也很快忘記。

劉清泉也自備二十多種貼紙,跟小朋友約法三章:「等一下打針時,可以哭,只要不要動,這三種貼紙就是獎品」,這招很有效,他因此知道,三到五歲幼兒最喜歡海綿寶寶。

基金會執行長呂立的做法是讓打針像遊戲,他用「魔法手套」遊戲,反覆按摩小朋友的手臂,讓小孩子皮膚對痛感變遲鈍,又讓小朋友打針時吹泡泡、吹風車,無意間學會深呼吸放鬆技巧,還讓家長在旁說故事轉移注意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