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千年佛寺遺址 待維護

觀滄 |2010.12.10
73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新疆焉耆縣的七個星鎮佛寺遺址,是焉耆古國最大的佛寺和佛教中心,歷經一千七百多年風雨侵蝕,現已瀕危,亟待維護。絲綢之路新疆段重點文物保護專案專家評審會,七日通過包括七個星鎮佛寺遺址等六處文物保護方案,預計明年初實施。

位於新疆焉耆縣境內的七個星鎮佛寺遺址,地處絲綢之路北道,始建於晉代,是印度佛教東傳和中原佛教西漸重要遺存,也是當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焉耆國最大佛教寺院和佛教中心,晉唐時期達到鼎盛。

該遺址位於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七個星鎮,散布在霍拉山梁和坡地間,殘存的主要遺跡有近百處佛教地面建築和十一處石窟,面積六萬平方公尺,還有壁畫等古代遺跡。佛洞與克孜爾石窟第一期洞窟相似,據考古專家推測,此處曾有近百處殿堂、廟宇、僧房、佛塔等土坯建築,佛像造型具有犍陀羅和中原風格。

二十世紀初,有外國考察團在此挖掘破壞,掠走大量文物。一九七○年代,出土一批罕見精美的佛教雕塑和珍貴的吐火羅文、回鶻文文書,包括六至八世紀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殘卷,是研究民族史、戲劇史、宗教史以及吐火羅文的珍貴資料。

專家表示,自然因素中,地表水的沖刷和淘蝕、表面剝蝕、人為破壞最為嚴重,保存較為完整遺址為佛塔、僧房、殿堂、佛龕牆等。另外,近代外國探險隊多次在遺址進行非法挖掘,在遺址基部形成很多深洞,導致地表水灌入,侵蝕破壞。後來修建磚廠、公路等,又更增加人為破壞。

由於這些文物的特殊環境和現狀,相關部門將採取地表水整治、修建博物館、設立電子眼等綜合方式保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