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這洗馬不是那洗馬

王兆貴 |2010.11.16
1444觀看次
字級

據《玉堂叢語》記載,楊守陳在朝任「洗馬」時,請假回老家省親,途經一驛站。驛站是官府沿交通要道所設,專供傳遞人員或過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館舍,相當於公家的招待所,驛站的官吏叫「驛丞」。

接待楊守陳的驛丞不知道洗馬是個什麼官,不僅與他平起平坐,而且還問他:「說你職司洗馬,一天洗幾次馬啊?」

楊守陳隨口答道:「勤快時就多洗,偷懶時就少洗,沒有定數。」

過了一會,聞報有一御史要來,驛丞就催促楊守陳把訂好的房間讓出來。楊守陳說,等他到了再讓也不遲。御史到來後,見了楊守陳便跪地施禮。

原來,那御史乃楊守陳的門生。這時,驛丞顧不上應酬御史,匍匐階下乞請楊守陳饒恕他慢待之過。楊守陳是個寬容大量的人,對驛丞的不恭並沒有計較。

這裡的洗馬,是明朝襲用古代官制的職官。作為職銜洗馬的「洗」讀音同「先」。秦代以前,本作「先馬」,意即馬前馳驅;後為太子的侍從官,太子出行時擔任前導,故又稱「太子洗馬」。

晉以後「洗馬」一職改掌圖書文籍,一直沿襲到明代。即便在古代,人們為了打趣,也會將洗馬視作「洗馬之人」。比如明景帝時,少司馬王偉就對洗馬劉定之說,太僕手下掌管的馬多,你要一一洗之。劉定之反唇相譏說,何止是太僕啊,你們這些當司馬的不乾淨,我更應該清洗清洗。

所以《玉堂叢語》中所說的驛丞,誤以為洗馬是馬夫,怠慢了高官,也算不了什麼。但在「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社會裡,楊守陳並沒有因此而責怪他、報復他,實屬難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