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輿論正面的影響

周慧珠 |2010.10.31
728觀看次
字級

因針對中東的報導,二十七歲就得到新聞界最高榮譽獎的Joel Brinkley,曾任美國《紐約時報》白宮記者,榮獲普立茲獎及十餘個全國性新聞獎,專精領域包括美國外交政策、電子媒體發展、科技議題等;目前每周為《舊金山紀事報》撰述新聞專欄,文章廣被全球五十多家報紙及網路媒體轉載。

正輿論  需要媒體

正如天下文化發行人高希均說,台灣是美麗的寶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也有很多政治的分歧,所以媒體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大眾面對社會現象的態度。Joel Brinkley表示,要了解民眾關心的問題,就必須採訪民眾,但是,每個國家的媒體自由程度不同,例如沙烏地媒體就不許報導人民的意見;Joel Brinkley表示,根據他對台灣的觀察,台灣媒體擁有相當的新聞自由,這是很值得的。

此外,在採訪經驗中,會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事,例如一國領袖或資深幕僚,原被寄以尊敬甚至崇拜,但卻因「權力的傲慢」,覺得自己不會犯錯,最後會發生不少的狀況,才發覺領導者下的決策是錯的;又如台灣兩岸簽署了ECFA,對兩岸經濟會發生影響,但也可能出現始料未及的事;七○年代早期,美國尼克森總統下令轟炸柬埔寨,因為波及平民百姓,反而讓波布政權受到人民愛戴,甚至引發種族大屠殺,約有二○○多萬人受害。

所以,記者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且要深入事件背後探討觀察,要非常小心處理、報導,碰到不平的事情,媒體記者就必須挺身而出,仗義揭發真相。 

寫專欄  需要勇氣

至於報導中東國家女性要嫁給他心愛的男性,可是阿富汗民眾卻削掉了她的鼻子,Joel Brinkley說,碰到這種有悖倫常的事情,記者就要挺身而出,他說:「我還是寫了專欄批判它!」。

很多阿富汗成年男子百分之九十有「男童癖」,但是他們覺得這是阿富汗的習俗,甚至炫耀自己的這種行為;當九一一之後美國進軍阿富汗時,發現這種現象,美國國防部即著手調查,雖然在古希臘羅馬也有這種現象,但畢竟這是不當的,Joel Brinkley也寫了報導,引起相當大的反彈。他說,了解各地風俗,也是記者必需具有的素養。

一九七七年,維吉尼亞反有色人種組織的亞洲3K黨有復甦跡象,報社派Joel Brinkley去調查,他發現3K黨分子確有焚燒十字架、穿白袍、戴面罩,甚至公開鼓勵入會,入會還要繳會費。採訪過程中,Joel Brinkley經常被嘲弄,甚至擔心在採訪中會被殺。有3K黨成員聽說他是記者,卻說:「如果你會將我寫在報紙上,那我就成名了,我當然要入會參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Joel Brinkley說:「寫專欄,需要很大的勇氣。同時,直覺也是很重要的。」在伊拉克戰爭前他就有直覺,但是沒有寫出來,直到發生了才寫。當時伊拉克反對黨領袖告訴布希總統,歡迎美軍到伊拉克打仗,有人會拿糖果、玫瑰花迎接軍人,布希總統信以為真,發動伊拉克戰爭。反對黨領袖隨便一句話,也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如果當時他把直覺寫出來,可能歷史得改寫。

Joel Brinkley又說,記者要考慮分析任何的可能性,例如一個城市要投資建設,身為記者無法評斷計畫的成敗,但必須有能力分析為什麼廠商必須等到政府投資,才願投入建設。

面對時下媒體的色腥羶走向以及新媒體的挑戰,Joel Brinkley說他仍充滿信心,就如《紐約時報》有它的專業價值,那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