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關鍵詞】文思豆腐

焦桐 |2010.10.27
2833觀看次
字級

文思豆腐是豆腐羹,始於清代乾隆年間,是揚州天寧寺的和尚文思所創,這道豆腐羹博獲香客、遊人的好評,也有人專程去吃,乃逐漸風行成為揚州名菜,當地人遂以研創者為名,後來更成為滿漢全席上的菜餚之一,可見從皇帝到庶民無不歡喜。

天寧寺很美,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該寺西園下院的彈指閣,裡面頗有圖書珍玩,「閣外竹樹,疏密相間,鶴二,往來閒逸。閣後竹籬,籬外修竹參天,斷絕人路。僧文思居之。文思字熙甫,工詩,善識人,有鑒虛、惠明之風,一時鄉賢寓公皆與之友;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彈指閣之清幽,有詩為證:

閣回倚寒碧,憑欄延夕曛。

野煙晴戀郭,古木冷留雲。

詩自高中得,鐘宜高處聞。

諸天如咫尺,裊裊妙青熏。

我想像文思和尚每天在幽雅的風景中涵泳,他的詩文自然帶著一種山青水秀的氣質,他的豆腐羹,自然,展現出一種清淡的美學。

文思的詩文學問都好,又精於烹飪,既是和尚開創,其實原來是素齋,他用嫩豆腐、金針、木耳燒製;現在餐館所製多是後人根據袁枚「素菜葷燒」的辦法,用雞湯煨煮而成,再以香菇、火腿、雞肉、竹筍燒沸入味。

揚州菜選料嚴格、製作精細自不在話下,其刀工更是令人歎服。文思豆腐即是其中的典型之一。文思豆腐最粗目的表現是刀工,豆腐絲的粗細是這道菜的成敗關鍵--將嫩豆腐削去老皮,先平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接著在沸水中焯去豆腥,成菜需豆腐絲浮於湯面才算成功。

然則,任何菜餚一定要好吃,好吃是基本條件,刀工是次要表現。

我不能苟同袁枚的作法。素菜當然可以葷燒,然則這道菜的主角是豆腐,實不宜喧賓奪主,混淆了豆腐的味道。

台灣唯有「銀翼餐廳」供應文思豆腐,本來也是加了香菇絲、雞絲、火腿絲燒製,上桌前又擱上香菜葉和胡蘿蔔末,一副花枝招展的模樣。我建議廚師摒棄香菇絲、雞絲、火腿絲、胡蘿蔔末,僅保留筍絲即可。蓋這道豆腐羹已相當鮮甜,沒必要再用肉質顯柴的雞絲干擾豆腐的清淡美;至於火腿絲更糟,火腿之味甚烈,味道欺壓了黃豆香,蛇足矣。

或曰:添加了那些東西進去是為了增色,五色繽紛,強化視覺效果。

無論外表或內涵,文思豆腐都表現出清淡的美感,讓它清清白白地漂浮在黑色的碗裡不好嗎?何必五顏六色?我主張烹製力求單純,最多添加筍絲即可,令那細如繡花針的豆腐絲,細嫩而鮮美。

文思豆腐發明於揚州並非偶然。揚州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濟繁榮,自古即為美食薈萃之都,流傳著許多騷人墨客的故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從夫差開溝築城,漢高祖封劉濞為吳王,開始了揚州的繁榮。隋煬帝開鑿運河,並數度到揚州,直接促使它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之都。到了唐代,更是淮南節度使的所在,是江南漕糧、鹽運的貿易中心。康熙三巡揚州,乾隆六至揚州,不僅皇帝、政府官員歡喜吃揚州菜,商賈大亨、黑社會老大也都歡喜在這裡歡宴,又直接促進它的飲食文明。

尤其明清時,揚州的鹽商富甲四方,宴飲常極盡豪奢,《揚州畫舫錄》頗有記載,如「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備席十數類。臨食時夫婦并坐堂上,侍者抬席置於前,自茶麵葷素等色,凡不食者搖其頤,侍者審色則更易其他類」,排場至此,固然令人生厭,卻也佐證美食多植根於經濟富裕的土壤。

(本專欄隔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