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中秋話登月

車潤豐 |2010.09.21
712觀看次
字級

花好月圓節屆中秋,年過中秋月過半,每逢佳節倍思親,民間仿照滿月做成有餡的圓形餅作為應景食品,取其「團圓」之義,名曰「月餅」,相互饋贈,祝福家家戶戶都能和樂融融大團圓。

詩人騷客作詩寫詞,以月擬人,以月映景,以月抒情,令人迴腸盪氣,發思古之幽情。

《詩經·陳風》:「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李白、杜甫、李商隱、張繼、蘇軾等,寫的許多吟月詩,有許多至今仍讓人朗朗上口。

  宋蘇軾在〈水調歌頭〉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為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也想駕長風飛上天,又恐怕在高掛天庭的月宮,冷得受不了。

  詩人們怎能預料二十世紀中,美國太空中心會有我國科學家參加阿波羅太空船登月壯舉,當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月球,既未找到月宮和嫦娥芳蹤,擣藥的白兔也不知道躲在何方?

  也許是詩人的幻想,啟發了科學的探索,以致有此成果,中華民國留在月球的紀念文是:「茲於首次登陸月球之日,謹申摯誠願望,以循世界大同之旨,共用宇宙太平之域。」由美國總統和太空人簽名紀念的是:「為全人類和平而踏斯土。」

  可以說,登陸月球,是開啟了探索宇宙門徑。月球為繞著地球的唯一衛星,直徑三千四百七十六公里,和地球平均距離為三千八萬四千四百公里。

  月球本身不發光,但能反射太陽光,所以從地球看是發光體,其與太陽、地球的位置變化,也使得月亮的形狀從新月到滿月有不同變化。

從宇宙來說,地球僅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月球不過是地球衛星,而太陽系又僅是銀河系的一個星系。

人類登上月球,最大的啟示,是開拓視野,大大的開闊了胸襟,體認全世界應該團結合作,共享和平福祉。

  而時至今日,登陸月球,已視同太空旅行了。茫茫宇宙,還有無窮的奧祕等待人類去探究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