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但淨本心

星雲大師 |2010.07.24
3248觀看次
字級

唐朝的時候,南陽有一位隱居不出仕的讀書人,叫做張濆。

有一天,這位張濆行者向南陽慧忠國師請益佛法,問說:「學人曾經聽聞和尚說過無情說法,但不甚明白,祈請和尚開示。」

南陽慧忠國師就說:「你如果要問無情如何說法,須先了解無情,才能聽聞我說法;你先去聽聽無情說法吧!」

張濆說:「我只是想先弄清楚,有情如何藉由無情的因緣,而方便得法?」(圖/李蕭錕)

慧忠國師答說:「只要一切動用之中,不起凡夫見,不起聖者見,只是如實地去了知,識不屬『有』或『無』,熾然見覺一切生滅,去體悟無情沒有情識的繫執。所以,六祖惠能大師云:『六根對境,分別非識。』」



我們的六識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產生見、聞、嗅、味、觸、知的了別作用。由於第六識的主觀思惟、推論、假想,我們便開始產生種種的分別妄想,因此就有好惡美醜等等比較的情緒,使身心不得自在。

有情眾生常以虛妄的情識看待萬事萬物,以至錯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其實,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見聞覺知」,雖然是妄想煩惱的根源,但也是入道開悟的門徑。

所以,惠能大師說:「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只要我們在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能提起自覺,不讓見聞覺知隨著境界而轉,妄生分別,這便是修行的下手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