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戶外公演15年 白蛇傳浴火重生

郭士榛 |2010.07.13
129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一○國泰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邁入第十五年。十七日在台北縣立板橋第一運動場,二十四日在彰化縣立體育場,台灣鄉親一個晚上盡賞林懷民三十年經典舞作精華,包括:八里排練場大火後浴火重生的「白蛇傳」。

雲門戶外公演十五周年,除「白蛇傳」外,還安排演出「行草三部曲」的「狂草」、「行草貳」、「水月」舞作選段;下半場,雲門舞者將與數萬片粉色花瓣共舞出春光豔燦的「花語」精華,演出節目分量十足。

林懷民表示,一九七五年「白蛇傳」首度公演,是雲門成立兩年時的代表作,三十年來,國內外演出超過四百場次。二○○八年,雲門八里排練場大火,燒毀由雕塑家楊英風為「白蛇傳」設計的雕塑布景「蛇窩」,以及許仙、白娘娘房中戲的竹藤簾。由於楊英風已離世,再加上竹藤難找,「白蛇傳」只能被迫暫時「封箱」。

為了讓「白蛇傳」浴火重生,過去一年,雲門技術人員根據老照片展開「白蛇傳」的蛇窩及竹藤簾重製計畫。尋覓很久才找到位於彰化一家台灣早期藤具製作工廠,可協助採買材料,並且找到藤編師傅許添福,他花了兩周重新製作新的「蛇窩」,讓「白蛇傳」有機會重見天日。

竹藤簾,則是今年春天舞作「聽河」巡演時,七、八位工作人員利用演出空檔,趴在地上一枝一線編織出來的,由三片組合而成,寬三米、高十二米。

「白蛇傳」重建「蛇窩」過程,尋找藤編師傅困難重重,最後找到的藤編師傅許添福,本業卻是養豬農,林懷民忍不住感慨,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若不正視台灣傳統工藝師傅凋零的現象,是不可能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林懷民表示,每年戶外公演對雲門舞集有很重要的意義,若不是這些公演,這麼多支持雲門的台灣觀眾,他和雲門舞集早就放棄了。林懷民說,完全靠戶外公演來滋養雲門工作者的心靈,才能堅定往前走,克服困難。林懷民要感謝過去十五年來參加過雲門戶外公演的一百八十萬台灣朋友,不論走到任何地方,他們就是後盾。

戶外演出「親子律動健康日」活動時間,台北縣為十六日,彰化縣為二十三日。詳情可上網站:www.cathayholdings.com.tw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