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藝術家巴喬 學佛人生逆轉勝

 |2010.06.22
10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足球藝術家羅伯特‧巴喬(Roberto Baggio)生於義大利,一九九三年當選過世界足球先生和歐洲足球先生,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四年先後榮獲歐洲金球獎和銀球獎。在這麼多光環底下,他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自一九八八年學佛開始,他每天至少打坐念經二次,每次一小時。在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從不間斷。

巴喬在出版的自傳《天堂之門》裡,介紹了自己學佛的經歷,巴喬原是天主教徒,小時候常去教堂做彌撒,但對天主教的信仰並不深,當他停止做彌撒時,才意識到這僅是一個習慣。在他一位佛教徒的朋友毛里齊奧的引導下,對佛教產生好奇,開始到書店找一些佛教書籍看,最後在一九八八年元旦決定信仰佛教。

巴喬生涯是坎坷的,但他並沒有消沉和墮落,反而意志更加堅強。巴喬頗有感觸地說:「佛教教會了我許多東西,使你變得更加善良,處處為他人著想,讓你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佛教同時教會我對自己更有信心。內在的精神修煉使我的精神澈底放鬆,使我精神高度集中。」信仰佛教使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並克服這些缺點,戰勝自我。巴喬認為,佛給了他很多啟示,激發出他的許多潛能。

不少球員一旦受到挫折,便失去信心,巴喬則能冷靜看待挫折,並在自傳裡說:「佛教讓你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人生就是苦諦。我身上傷病很多,很容易產生停止踢球的念頭。但後來我明白了,生活就是挑戰,佛教則教我不斷地挑戰,讓我尋求覺悟,幫助我避免迷失。」事業坎坷並沒有使巴喬對未來失去信心,這種信心使他日後受益匪淺,巴喬也因此也成為近十年來世界足壇最受愛戴的球星之一。

由於信仰佛教,巴喬在東方更引人注目,由於巴喬的老師是日本佛學院的院長,巴喬的球迷尤其多。佛教是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信佛的巴喬無論在思維方式上,還是在行為準則上,都與東方人有更多的相近之處,無形中拉近彼此的距離,感到更親切。

不僅佛教徒球迷喜愛巴喬,不信佛的東方人也對巴喬的毅力、意志、忍耐性和行為方式深表讚賞,不知不覺中便喜歡上了他。巴喬之所以贏得喜愛當然首先因為他有出眾的球技,而他的精神同樣是大家喜愛他的重要因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