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少數民族風情萬粽

林生花 |2010.06.14
905觀看次
字級

端午節吃粽子和元宵吃湯圓、中秋吃月餅一樣,千百年來已成為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節日食俗。

端午節吃粽風俗來源有許多不同說法,最普遍的版本,是為了紀念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的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因此,過去曾以為端午節吃粽是漢族的專利,其實,中國少數民族別說在端午節,即便在平時也有獨特的食粽習俗,由以下所列,可以略知一二:

瑤族人做粽子,習慣將糯米以食鹽、草果粉調味,再配上綠豆、臘肉條,或紅糖、花生仁等拌和,最後再用竹箬包成枕頭狀,稱之「枕頭粽」,有小豬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好幾天;另外,也有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

佘族粽子,民間稱「牯角」。乃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入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雲南傣族有道名菜叫「粽包豬腦花」,其實也是粽子。它用料奇特,是將新鮮的豬腦畫成塊狀,把洗淨的豬舌剁細,再放入調味料和切細的香茅草葉,最後裹在芭蕉葉中蒸熟;後來,傣族人發現再加進糯米更好吃,所以這道名菜便成了名粽。

傣族除了端午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但此節和端午節意義與起源完全不同。據說傣族「粽子節」是為了紀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

方式是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夥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聚在大龍潭的芒果樹下,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時,小夥子要吹葉子伴奏;然後,小夥子便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廣西羅城自治縣的←佬族有一種扁長形似狗舌,叫「狗舌糌粑」的粽子,也很獨特。

其做法是先將糯米浸泡後磨細,再用布袋濾乾,同時用熱水把桐葉泡軟,在葉上抹上一層豬油,撒一層芝麻粉,放上摻鹽或糖的糯米泥,再撒一層芝麻粉,包紮好後,放水煮熟撈起晾乾,吃起來柔軟、油滑、鮮美可口。

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也有些不同,民間稱為「藥節」。

過藥節時,習慣採艾葉、菖蒲、黃薑等草藥熬水成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毛南族人認為,端午節吃這種包有保健中草藥的餡料粽粑,可以解毒祛病。

在貴州的布依族人,習慣用荷葉包以糯米為主料的「粽粑」,用細繩紮好煮熟,即成方便食品

;還有一種「油粽」,乃用油炒過的黑糯米,佐以瘦臘豬肉末等配料製成,多用於饋贈親友。布依族人過春節時,也喜歡製作內裹肉片和香料,長約一尺,重一兩斤的「枕頭粽」。

壯族人過年過節常要吃粽子,所以「壯粽」形成了民族特色。包「壯粽」除用糯米外,還用綠豆和乾醬醃漬過的豬肉。包粽前先將大芭蕉葉泡軟,糯米與綠豆也預先浸透,瀝乾水分,拌上橄欖油或花生油和適量食鹽。包粽時先放糯米,再放綠豆,綠豆上面放肉條,將其包成枕頭形,用小線繩紮牢,每個有一兩斤重,大的可達十來斤。

煮粽要用文火慢慢地煮,一鍋粽子要煮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這樣能使粽內肥肉溶化,油香浸透到綠豆和糯米裡,吃起來又軟又香。富裕人家包粽習慣放雞肉、蝦米、栗子、火腿肉等。

廣西壯族出現過最大的粽子,它是將芭蕉葉墊在一個特大的方形籠格中,內放五十公斤淘淨並拌有醬油的糯米,再拌切成小方塊的豬肉,上面再覆蓋一層芭蕉葉,隔水蒸。

這樣的大粽再大的鍋子也放不下,只能用大水缸加蓋燜煮幾天幾夜,這種粽子壯族人叫「口粽粑」。每逢盛大傳統節日,人們抬著大粽遊街,然後祭祀祖先;再按輩分大小次序分食,象徵全族人團結同心。

據說大肉粽起源於一千多年前壯族人吃荷葉包飯,壯族人的荷葉包飯早在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筆下的《柳州峒氓》詩中就可窺其影子:「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

中國少數民族形形色色的粽子,真可謂「粽藝大觀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