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69}照顧身口意 擺脫惡習

文/本覺法師 圖/李鎬信 |2010.05.27
902觀看次
字級




「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法句經》



我們的人生是習慣的延續,若在昨天養成了說人壞話的習慣,那今天自然就很容易停留在同樣的習性中。領悟到這是不好的習慣時,我們便能讓自己擺脫惡習。把這種習慣切斷,便是淨化「業」的行為,要淨化「業」,得改變習慣;要改變習慣,則須用正確的方式來度過每天的生活,領悟這點,便算是踏入佛教的門檻了。

話說南韓當今社會,若有佛教徒子女結婚,出家沙門也經常會出席觀禮。最近突然讓我牽掛在心的,是證婚人單方面的「語言暴力」,在這種場合,經常能看到一些沒有常識的證婚人一邊盯著法師的臉,一邊口沫橫飛地宣傳自己的宗教。既然有法師出席婚禮,顯然就說明新人其中一方是佛教徒,出席者也大多為佛弟子。若明目張膽地以宗教名義、用語言來傷害別人的行為;若不能照顧他人感受、尊重對方人格,這種人已沒有資格當證婚人了。

南韓前總統在岩石上投身自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究竟是誰導致此事發生?若說這是他的命運,那應該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然佛教裡沒有固定不變的命運,只有綿延不盡、不斷變化生滅的緣起現象。不追問是誰使他在岩石上投身自盡,這個世間就顯得太無善意了。世上的痛苦與不幸,其實都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是我們不夠善良造下惡業所須負的責任。因此,佛陀才會屢屢叮囑,要收攝好近在眼前、自己應該負責的身、口、意。

語言、身體與意念的德行最終將使我們的人生潔淨芬芳,給我們帶來和諧安樂。所謂「語言的德行」,是一種觀察對方內心,然後用語言給人自在安寧的習慣。「身體的德行」,指自己的身體造作的各種行為不傷害他人,在彼此的行為裡互相信任,一起為實踐善行而努力。「意念的德行」則是對別人付出永無止境的關懷。

當一國總統的人得在自尋短見後才能被國民尊敬、哀悼,這是種極其變態的現象。我們須拋開宗教、擺脫權力強弱的牢籠,建立一個負責任且懂得懺悔的社會,在日常生活中營造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平共處的風氣。因在借助宗教的力量求升天堂之前,應先打造一個人人皆得安樂生活的社會。為實踐此目標,首先我們應用心照顧好身、口、意三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