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勤修勿怠

星雲大師 |2010.05.12
2117觀看次
字級

北宋的慧林宗本禪師,曾在蘇州承天永安寺道昇禪師門下,苦修十年才剃髮出家受戒,三年後參謁天衣義懷禪師,有所契悟。義懷禪師推舉宗本駐錫蘇州瑞光寺,徒眾五百人。宗本禪師也曾擔任淨慈寺住持,數年後,應蘇州道俗之請,前往萬壽、龍華二寺弘法,迎者達千餘人。

後來,宋神宗下詔宗本禪師為相國寺慧林禪剎第一祖,並迎請禪師進宮說法。宋哲宗時,宗本禪師乞請退隱山林,離開京城時,送行的王公貴族及皇帝特囑的車乘,絡繹不絕,宗本禪師臨別叮嚀說:「歲月不可把玩,老病不與人期,大眾勤修勿怠,才是真相。」聞者莫不感動。

一個人形象的樹立必須經過許多的努力、付出、犧牲、忍耐、委屈、自律,而後才能慢慢受人肯定;個人的福德也要在平時的廣結善緣、為人服務、苦行忍辱、無私奉獻中日積月累。當看到他人的尊崇榮耀時,不可忽略其背後的辛苦、堅毅和精進。

禪者不能好名、好利、好攀緣、好虛榮,必須將名利丟開,只講道、只講禪,他不為世間的榮辱苦樂所動,不貪五欲六塵的享受,儘管世俗的供養與名位排場再豐厚,禪者也不會被這些名聞利養所束縛。(圖/李蕭錕)

《普賢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眾等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世間無常迅速,生死逼迫,所以禪者不像一般人住在人我是非裡,住在榮華富貴裡,住在名聞利養裡,住在眷屬情愛裡,禪者他都無所住,唯以精勤修行為本分,在心地上用功,才是一個真正的禪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