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教科書 應該公有化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2010.04.01
550觀看次
字級

國際紙漿上漲,國中小教科書計價小組決議要漲價,但教育部表示,為不讓有心人士藉此炒作選舉議題,將設法不漲,會先請書商「共體時艱」,若行不通,則把原本由家長埋單的教師用書的錢,提早到今年由政府吸收,以抵銷漲幅。

國際紙漿雖上漲,但家長所得沒有調漲,反而負成長,教育部的作法,值得肯定,況且,老師的教科書是謀生工具,不能讓學生分擔費用,由政府、工作單位提供,較為公平合理。

其實,不光是老師的教科書應由教育部編列預算購買,筆者認為,國民教育的教科書,都應該由政府編列預算購買。

除了能替家長減輕負擔,國民教育教材大都是初級社會化的生活教育,也就是成為好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課程內容多半固定,不需經常編修。

所以,如果由政府供應,在課程結束後,有需要的學生可以買下,沒有需要的學生將教科書繳回,學校發給升上來的學生使用,如此,可減少購買教科書的經費,而且省下紙張,也可節能減碳。

此外,還能防堵或減少不肖教科書業務為了搶業績,透過關係向學校、老師致贈禮品,或收受回扣,讓有關係的廠商得以得標。

可以想像,教科書廠商會抗議,但可透過調高定價的方式緩步推動,也讓廠商有機會另闢其他戰場,更何況,如參考書、測驗卷與教材等。

最重要的是,由於教科書是學校公有財產,可以透過保管與使用,教育學生愛物、惜物的精神,落實生活教育。

其實國民教育教科書公有化,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不知道為何台灣遲遲無法推動?照理說,即便是升學主義掛帥,也有補習班、才藝班、參考書、測驗卷等衍生性的市場,實在輪不到利潤微薄的教科書,而且國小升國中不需要考教科書上的知識,除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實在想不出其他原因。

有鑑於資源愈來愈少,紙張只會漲不會跌,教科書可能一年比一年貴,與其讓學生每年重複購買相同的教科書,並且在使用完後丟掉,不如趕緊將教科書收歸公有,由公家統一購買及管理。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