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分心禍首 筆電不准進教室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3.28
686觀看次
字級

某個寒風蕭瑟的早晨,上百名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學生齊聚在大教室,準備聽柯爾教授談民主政治與高壓統治。書本、保溫瓶、啃了一半的馬芬,課桌上該有的幾乎都有,獨缺筆電。筆電被放到座位下或是塞進背包,電源切斷。

用筆電 非做筆記

《華盛頓郵報》報導,若干年前,筆電是教室裡最受歡迎的物品,現在卻成為最讓人分心的禍首,因此許多大學已紛紛禁止在課堂上使用筆電,包括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利堅大學、威廉瑪麗學院等多所大專院校。

日前,甚至有一名奧克拉荷馬大學教授為警告行為過分的學生,不僅用化學藥劑淋在該生的筆電上,甚至將筆電往地上砸摔個粉碎。當然,這一幕也被學生用手機給錄下,並且放在YouTube上,已有超過百萬人點閱。

學生利用筆電可以做很多事,從收發電郵到寫部落格、看運動比賽即時戰報和YouTube影片,玩線上遊戲,但不包括做筆記。

鼓勵教授「裸教」

科羅拉多大學人文系副教授賽伯追蹤十七名使用筆電成癮的學生成績,平均分數和從沒去上課的學生差不多。使用筆電的學生,還會影響到坐在後方的同學。

前述的柯爾實施上課無筆電政策的六周後,進行不記名調查,五分之四的學生表示,他們更投入上課討論,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坦承,上課用筆電不是做筆記。

南美以美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鮑文不但將筆電趕出教室,也鼓勵教授「裸教」,不要用機器,而是花更多時間與學生討論。

禁用筆電 恐徒勞

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教授高法蘭克說,促成他禁用筆電的轉捩點,是他某天要求學生發表意見,得到的回答卻是:「等一下喔,讓我開電腦來看看。」高法蘭克告訴學生:「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裡面有什麼,我只想知道你的腦袋裡面裝了什麼。」

不過,仍有許多教授允許上課使用筆電。維吉尼亞大學媒體研究與法律的副教授維德海納森認為,在iPhone、黑莓機、內建網路的手機盛行的年代,禁止學生用筆電注定徒勞無功。

德海納森說:「坐在兩百名學生面前,我啥也禁止不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