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薩姆索島 產能比耗能多

吳佳珍 |2009.11.29
1078觀看次
字級

丹麥薩姆索島(Samso)被稱為「生態能源島」,透過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從「牛奶」提取熱量的熱交換器的運用,當地居民產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還要多百分之四十,也使這個小島成為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中的宣傳典範。

花8年 實現碳中和

這座擁有二十二個村莊、四千多名居民的小島,是丹麥政府十二年前啟動再生能源計畫的實驗地。在此之前,當地的取暖用油得從外地運過去,電力主要來自島上的燃煤發電廠,以電纜傳輸到每戶人家,每年每個島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十一噸。該計畫的目標,是在十年內將排放量降至零,同時不需要政府補助津貼。

很多島民都加入這場革命,投資建設風力發電機,並在自家屋頂搭建太陽能電池板。此外,他們還建造了中央秸稈燃燒器(燃燒農作物禾莖)、安裝熱交換器從牛奶和地下獲得熱能為房屋供暖,並從島上種植的植物中提取菜籽油,作為拖拉機的生質燃料。

八年後,他們成功實現了生產的能量多於消耗的能量,達到「碳中和」(指透過各種方式吸收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碳減排)。目前,他們生產的能量比消耗量多出百分之四十。

有利可圖 甘願參與

薩姆索島環保計畫負責人索恩‧赫爾曼森(Soren Hermansen)指出:「我們不可能讓人們每天一早醒來,就開始思考『如何拯救北極熊』,人類總是先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讓人們心甘情願加入環保事業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有利可圖』。」

當過去以捕魚維生的島民面臨漁獲減少、屠宰場倒閉造成失業的困境時,他們在赫爾曼森的計畫中看到了希望。島民紛紛加入「革命隊伍」,一切工作都由他們親自動手,既節省成本又解決了失業問題。而且按照規定,這些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板等,均不能被任何大公司占有,一切都屬於當地居民,他們投資、獲益和營利。

救世界 乳牛參一腳

在薩姆索島,就連乳牛都在為拯救世界氣候做出貢獻。牛的體溫為攝氏三十八點五度,溫熱的牛奶包裝之前需要降低到攝氏三度。於是,農民為擠奶罐安裝了熱交換器,在冷卻牛奶的同時釋放出熱量,用以為房子供暖;熱交換器所需的電力則來自風力發電機。

現在,唯一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途徑來自於居民的汽車。不過,從總能量來看仍然是「碳中和」,因為島上出口的電力比進口的石油要多得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