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星雲台灣奇蹟】{1}星雲大師 不只是個和尚

萬靜波(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2009.11.04
987觀看次
字級

編按:二○○九年十月十九日,第四十二期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人物周刊》,以星雲大師為封面人物,該刊物發行二十餘萬份,第一次以宗教人士為封面。同時以「人間星雲台灣奇蹟」為題,大篇幅介紹星雲大師。

該刊物記者萬靜波提及採訪因緣,他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人性大解放的時代,也是欲望大放縱的時代;是歡笑高歌的時代,也是哭泣悲鳴的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信仰重建的時代。面對這樣一個希望與失望並存、槍炮與玫瑰齊飛的時代大變局,我們該何以自處?在反躬自省前,不妨傾聽智者的大智慧。這正是前往高雄佛光山,代表眾生向星雲大師請教的精神背景。」 (記者邱麗玥翻攝)

本版將從今日起分次轉載全文,讓讀者分享萬靜波先生的「大哉問」。

文/萬靜波(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向沒有佛教背景的大陸讀者介紹星雲大師的志業、行誼與功德,頗不容易。他是佛教作家,他的《釋迦牟尼傳》、《玉琳國師》兩書印行高達數十版,讀者從祖父輩到兒孫輩,堪稱台灣出版史上的暢銷書。他的散文隨筆集《迷悟之間叢書》等,也廣受讀者歡迎。

他是自謙「沒有音樂天分」的曲作者。早年在台灣鄉間拓荒弘法之際,為了便於接引青年學佛,他以音樂為橋梁,成立「佛教青年歌詠隊」,並親手撰寫了《弘法者之歌》、《三寶頌》、《佛化婚禮祝福歌》等數十首歌詞,經譜曲後傳唱至今。

他是「沒有學過建築」的建築師。佛光山開山迄今,已建成一片依山勢起伏、連綿巍峨的莊嚴建築群。奇怪的是,從沒聘請過設計師,一棟棟殿宇和房舍,都是大師用一張白紙、一支尺,與助手在地上勾勒而成。僅以筆者參訪過的雲居樓而言,主體共八層,一樓大廳是同時可供四千人用餐的大齋堂及大寮(廚房),近萬平方公尺內,居然沒有一個柱子,整個大廳一覽無遺,連專業建築師也嘖嘖稱道。

他是教育家。以一介布衣身份,又非商賈巨頭,哪怕創辦一所學校,都殊非易事。文革前的電影《武訓辦學》描述過此中艱辛。而大師已在美、台辦成三所大學,規模略小的眾多中、小學還不論。一九九一年創於美國洛杉磯的西來大學,首開中國佛教在美辦大學之風。運行十餘年,已成為美國西區大學聯盟(WASC)的正式會員(該聯盟是美國六個大學聯盟之一,加入須經嚴格審查)。號召百萬人興學(每人每月捐資一百元,為期三年)建成的南華大學,是台灣首家免學雜費的大學,「是佛教力量辦的,但不是佛教大學,而是全民大學」。

他是出版家。佛光山所屬出版機構出版的眾多書籍且不論,《佛光大藏經》的編修,最能說明大師的慧心。歷朝歷代編修藏經,均由朝廷牽頭組織,一是昭告天下君主對文化事業的重視,二來顯示王朝的經濟與學術水準已臻高峰。如此浩繁、耗資巨大的文化工程,由大師領銜成立的「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已為之奮鬥了三十年。僅以費時十七年、分為四大類、共五十一冊一千三百餘萬字的《禪藏》的出版為例,韓國高麗大學宋寅聖教授就說:「過去研究禪學的重鎮,是日本花園大學禪學中心,但並沒出版完整的《禪藏》。佛光山已成為世界禪學重鎮。」(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