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大│觀│園 野外遇蜂別慌張(上)

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文 |2009.10.09
2183觀看次
字級

近日發生數起虎頭蜂螫人,甚至造成人員傷亡,讓我們又重新注意到一個老問題:「在野外如何避免蜂螫,萬一不幸被螫又該如何處置?」

在回答問題之前,筆者想先簡單介紹一下這種令人聞風色變的駭人生物,從中便能發現我們想要的解答。

一般人如果發現不是蜜蜂的蜂類,很容易將其視為虎頭蜂,但其實並不盡然,因為有些「虎頭蜂」有可能是是細腰蜂、熊蜂或寄生蜂;虎頭蜂是民間俗稱,在昆蟲分類學上,台灣人所謂的「虎頭蜂」是指翅膜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的昆蟲、胡蜂亞科(Vespinae)、虎頭蜂屬(Vespa)的昆蟲。據目前的紀錄,全世界有23種虎頭蜂,臺灣有7種,分別是黑絨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跗虎頭蜂、黃腰虎頭蜂、擬大虎頭蜂、姬虎頭蜂、威氏虎頭蜂,活動範圍大約在平地至一千五百公尺的山區,平地常可見築巢於屋簷上;山區則有的築巢在樹枝上,有的築巢在地洞中。一個蜂窩內胡蜂的數量從數千隻至兩萬多隻。虎頭蜂與蜜蜂一樣,都是屬於真社會性昆蟲,有嚴密的階級組織,虎頭蜂大約於春天開始築巢,由職蜂(工蜂)將唾液取與樹葉纖維混合成紙漿狀的物質建構而成,約需五個月的時間就可完工;之後即成群覓食,以昆蟲、其他小動物及植物果實為主,當牠們捕獲獵物時,以螫針刺入使其麻痺,再擄回巢中做成肉丸餵食幼蟲。到了秋末冬初虎頭蜂很快就會死去,只剩下蜂后越冬,於第二年春天再獨立建造新的蜂巢。

而虎頭蜂螫人與其生態之間到底有何關連?上文中提到,虎頭蜂有嚴密的階級組織,職蜂的工作除了築巢、覓食之外,在蜂巢附近尚有警戒蜂或巡邏蜂等職蜂把關,防止天敵侵入;當警戒蜂發現有人類進入蜂巢的勢力範圍時,警戒蜂會在人類周邊徘徊飛行,且不時飛到人體周邊,嘗試威嚇人類離開其勢力範圍,如果人們置之不理,警戒蜂便開始螫人,而警戒蜂螫叮後,由於警戒費洛蒙會同時留在人的皮膚裡,其氣味借著人們揮舞拍打的動作擴散到空氣中,當其他巢內的同伴聞到這種氣味,即刻處於興奮狀態,進而攻擊氣味所在,而這種攻擊方式的代表種類便是日前造成人員傷亡的黑絨虎頭蜂(黑腹胡蜂)。

雖然人們經過黑絨虎頭蜂巢的勢力範圍便有可能招受螫叮,但並不是每種虎頭蜂巢的勢力範圍都有如黑絨虎頭蜂一般,譬如人們可以安心的走過在屋簷下築巢的黃腰虎頭蜂;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馬上一眼就辨認出虎頭蜂的種類,所以在野外防止蜂螫的要件就是:當發現蜂窩時,請盡量繞道而行,如果當警戒蜂在身邊飛行時,請立刻循原路折返,遠離虎頭蜂群,是避免蜂螫的第一要件。

野外某些樹棲性蟻類,由於其蟻巢類似蜂巢,為免杞人憂天之故,有個簡單、快速且安全的辨認法則就是觀察巢與樹枝的關係:蜂巢都是懸掛在樹枝之下、蟻巢則會將樹枝包覆起來;所以各位讀者不必因為在野外發現一個不知道是蜂巢或是蟻巢的物體,而降低了親近自然的喜悅。

在前文說道,進入秋冬季時,虎頭蜂群數量會迅速減少,其實這種現象便是虎頭蜂分巢過冬的方式,蜂類有個特色:當蜂群數量多,且蜂后能分泌足夠的賀爾蒙控制整個蜂群時,攻擊性較低;而蜂群數量減少或是蜂后年老致使賀爾蒙分泌不足以控制整個蜂群時,攻擊性會增加,所以避免蜂螫的第二法門便是:秋冬季至野外時,人們對虎頭蜂警戒心要較平常更敏感。

上述兩點避免蜂螫的方式,其一是遠離虎頭蜂群、其二是不在虎頭蜂攻擊性強的秋季靠近蜂群,但人類自身該如何準備,方不致「招蜂引蝶」,而萬一不幸被螫,又該如何緊急處置,方能自保,尚請各位讀者下週分曉。(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