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閱讀心得徵文得獎作品 津津有味譚

文/林景重 圖/趙明 |2009.10.06
1475觀看次
字級

語云:「佛法難聞」,今則處處可聞;然而,聞而不解,或解而不能用,則佛法歸佛法,我自歸我。

今讀星雲大師《人間萬事》,使人豁然開朗,原來佛法即在吾人生活中,深奧之佛法,經大師開示後,智慧篇章呈顯在吾人眼前,不僅可聞可見,且可細細品嘗,津津有味,妙用無窮。

民以食為天,姑以飲食之道觀之,夫人莫不飲食,然食而不知其味者多矣!每日只知工作為吃飯,進而養家活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吃來到世界,果真如此!不知有何意義可言?縱有飲食達人、烹飪專家,談論飲食,不外美味、營養、色彩等。然而星雲大師則言人所未言,發人所未發。

大師在〈吃的問題〉一文中,不僅要我們「吃出健康」,更要「吃出品味,吃出滿足,吃出藝術。」吾人吃遍四方,未嘗思及飲食之品味與藝術。大師以茶泡飯,吃出香氣;以薑鹽炒飯,品味出鹽的美味,薑的香氣。一道薑鹽炒飯配上一杯茶,即是人生最大享受,簡單的人人可行!(按薑與茶合,在中醫處方中稱「薑茶飲」,治赤白痢及寒熱瘧,載於《藥方集解》一書。)反之,若不細心品嘗,縱然是山珍海味,猶如何曾(晉朝丞相)日食萬錢,猶無下箸處,人多怪其過侈。菜根譚云:「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

;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大師深得其中旨趣,故能享受極簡單之食物,心之為用大矣哉!觀乎今日貪官,「大小通吃」,吃盡蒼生心血,尚無法滿足,遑論藝術。至於「活魚三吃」,是慘不忍睹;「大胃王」比賽,是糟蹋糧食;「吃到飽」,則是撐壞肚皮,得不償失。

吃出藝術,尚謙不足,大師在〈食存五觀〉一文中言道:「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故,方受此食。」上述五德,皆在飲食之間,是吾人修行自審之道。原來,「道」是處處可修,非僅限於道場。再讀唐朝李紳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吾人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此時粗茶淡飯,亦甘之如飴。唐百丈禪師更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從工作中尋找樂趣,其一鋤一鏟,皆有禪機,因有工作,故吃來別有滋味。思之,吾人無功無德,終日豐衣足食,尚怨天尤人,不思「替天行道」,能無愧哉?

星雲大師之言辭法味無窮,並不以嚴肅理論論道,如與人談笑用餐,閒話家常。他在〈平等性食物〉一文中列舉:「燒餅油條、花生米、地瓜葉、豆腐、醬菜、豆腐乳。」亦有不同滋味,無論平民大眾,皇親國戚,皆能共享。其實,只需吾人用「心」品嘗,皆是人間美味,且取之不盡,食之不竭,無須因慾望高價購買非法魚翅、熊掌。食物要得其味,則要用心品嘗,如不用「心」,豈不變成「飽食終日,無所用其心,難矣哉!」思之,當今講究美食,須滿漢全席,大快朵頤,而後稱快,與大師所云「平等性食物之理」,豈不背道而馳?殊不知「五味令人口爽」,過多豐美之食物,使人味蕾喪失,為物所役,養成惰性,好吃懶做,君不見今之青少年,多早生富貴病、老人症。今金融海嘯來襲,更見「朱門酒肉臭,途有餓死者。」大學云:「生財有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此中有真意,「生耕致富」是也。

大師不僅關懷吾人飲食,喚醒世人癡迷,以「覺有情」之心,自覺覺人,提倡素食,救度眾生,在〈素食的利益〉一文中云:「素食改變體質,有益健康;素食延緩老化,青春美化;素食精神飽滿,耐力持久;素食神清智明,腦力敏捷;素食清心寡欲,少憂少惱;素食不濫殺生,增長慈悲。」種種美德,在素食者身上,可以窺出,而腦力敏捷,下筆成章,可印證在大師的著作中。但更積極是增長慈悲,不殺生而護生,當今舉世環保、暖化等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人間淨土」即在飲食之間,不假外求,孔子云:「道不遠人」,固如是哉?

大師以其先天之秉賦,後天之修為,在〈吃什麼〉一文中,談「鬼神吃祭品,仙人吃靈氣,凡夫吃五穀,動物吃同類,貪官吃民財,禪者吃法味。」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可』見。」吾人同吃蓬萊米,共飲自來水,且有異樣思惟,想大師必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有以致之。杜小山詩:「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一切美好昂貴食品,未必帶給吾人平安、快樂,縱然得之,亦將失之,惟有「禪食法味」,無窮無盡,是吾人所共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