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煤球嗆鼻臭氣薰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9.10.01
4403觀看次
字級

中年以上住在城鎮的朋友,腦海裡應該還留存著小時候在家生火點燃煤球的記憶。

煤球是用煤碳碎屑摻上紅土做成的,形狀像是一個圓圓短短的桶子,但是桶子裡卻有許多透氣的圓孔,以供應煤球燃燒時空氣的流通。

煤球的製作很簡單,只需將煤屑和紅土倒進模型中,然後在中間插上一根根的鐵條,留出圓孔,再把模型取出就完成了。

煤球的氣味非常嗆鼻,生火時常弄得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要讓煤球燃燒起來,有點費勁,要先在小炭爐裡放些薄薄的木片,或是廢紙片,先加以點燃,再將煤球放在上面燃燒。

煤球不是那麼容易就被點燃的,所以生火常常會失敗,只好再從來一次。不過煤球只要點燃了,那就方便了,火種可以一直保存在爐子裡,隨時都可再使用。

家庭主婦在做完飯菜或是燒好洗澡水之後,將用剩的煤球留在爐子裡,然後在爐面上蓋一塊鐵板,這樣爐子裡的空氣大量減少,煤球的燃燒也減慢,幾乎只維持住熱氣而已,不會太耗費煤球,等到下一餐要作飯時,只要掀開鐵板,拿把扇子,往煤球上用力搧幾下,火很快就會再旺起來,立刻可以使用。

煤球快燃燒完時,只要在舊的煤球上加上一塊新的煤球,舊煤球的火就會自動引燃新煤球,不必再為生火煩惱。

那個年代,小朋友最怕家長叫他去生火,一次、兩次,火生不起來,弄得滿臉滿手都是黑煤灰,還加上眼淚鼻涕直流,像受到什麼委屈似的。

當年鄉下人家,大都使用大灶,燒的是木材、竹片、甘蔗皮、樹葉、樹枝,任何可以燃燒的東西都可以用來當燃料,而住在鄉鎮或城裡的人家,使用煤球的比較多。要使用煤球時,人人都知道不能在屋子裡生火,因為太臭也太嗆鼻了,所以家家戶戶都在屋外生火,想想當年住在眷村那種密集的宿社區,家家戶戶都在後院生火,那一片臭氣可能要直沖雲霄哩!

煤球台語叫炭圓,

煤渣加泥壓成團。

生火必須到屋外,

臭氣嗆鼻不好玩。

劉興欽老師這首打油詩,記錄了那個空氣中充滿了煤球嗆鼻氣味的時代,真是令人回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