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我與呂碧城

楊錦郁 |2009.09.22
1290觀看次
字級

文史領域的研究生必須寫一本學位論文,並通過口考之後才能畢業。很多研究生常為找不到研究題目而困擾,但我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我是為了做「呂碧城的研究」而重返學校念書,可以說,我還沒考上博士班之前,就已經決定了題目。

出生於一八八三年的呂碧城一開始吸引我注意的是:她是《大公報》的第一位女編輯,由於我自己也從事編輯工作,便有了親切的感覺。進一步閱讀資料,得知她出身書香門第,因為父親早逝而命運坎坷,包括家產被親戚奪走、遭未婚夫家退婚等打擊。後來無以為生,母親要她到天津投靠舅舅。

一九四○年春天,寄寓在舅舅家的呂碧城想和舅舅的秘書方君夫人一同前往天津探訪女學,臨行,卻遭到舅舅的責備阻止,她氣憤之下,私自離家搭火車出走。到天津後,她因緣結識《大公報》創辦人英斂之,才二十歲出頭便受邀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結交京津一帶名士甚多,其中包括著名學者嚴復。此外,她還創辦北洋女子公學、加入重要文藝團體「南社」等,使得她在報界之外,又有杏壇及文壇因緣。呂碧城的作品以詞為名,享有「李清照之後第一人」的美喻。

年輕美貌又有才氣的呂碧城後來離開了北京,到了上海,並從事貿易致富,過著優渥的生活。三十八歲時,她隻身到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藝術,往後,雖然曾返國寓居上海、香港,但大多時候都遊於英、法、瑞士之間,並結交歐美推行素食護生運動的人士,同時在國內的報章雜誌上撰寫這方面的文章。中年之後,她茹素斷葷,皈依佛法,除了繼續參與護生運動,並英譯佛典多種。一九四三年病逝於香港九龍東蓮覺苑。過世之前遺言,把骨灰和麵粉投入大海以饗魚族。

一開始面對呂碧城在女學、文學、佛學各方面的造詣,我在研究上有點力不從心,我決定從最陌生的佛學部分著手。呂碧城在佛學的著作多半是英文,中文只有一本《觀無量壽佛經釋論》,這本論作雖只是薄薄的一本,但依行的是晚清之後盛形的唯識學,於是我必須跟著閱讀相關的經典。

我不但因此跟著她進入唯識的重要經典,也跟著實踐她所說的「如修大乘淨土,當受菩薩戒,行菩薩道,真實利他。」因為呂碧城,我的思想跟著深化、淨化,我們雖不在同一個時空,但她卻牽引著我的生命走向。

因為舊時的資料只記載著她的出生年,所以我只知道她幾年出生、何時過世。有一天,我忽然讀到一條新的資料,寫著她某月某日往生,我當下情緒複雜,不能自已,因為她的忌日正是我的出生日。

闔上書本,我不禁輕聲喟歎著:「因緣!」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