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賢哲--西方的孔子蘇格拉底

范熾文(花蓮教育大學教授) |2006.04.19
2535觀看次
字級

蘇格拉底、釋迦牟尼、耶穌基督與孔子並列為世界四大聖人,其中蘇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位研究人類要如何生活的哲學家,被尊稱為「西方的孔子」。

事實上,蘇格拉底與孔子,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兩位都是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樂於教學,誨人不倦。孔子有七十二弟子,蘇格拉底則熱心教導雅典青年,他有個著名學生柏拉圖;孔子之後,由孟子繼承儒學,發揚孔門學說,孔子言行被其學生編成《論語》,蘇格拉底則由弟子寫成《對話錄》。他們兩位德行和觀念,影響了日後數千年的人類生活文化。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個雕刻師,母親是助產士。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手藝,但他喜歡閱讀,靠著刻苦自學,成為一位有學問的人,並以傳授知識為志業。
 
他個性幽默,面對許多危急苦難,都能樂觀面對,例如傳聞蘇格拉底的妻子相當凶悍,對他他整日在街頭講學論道相當不滿。有一次當他又被大罵之後想逃出家門,沒想到他的妻子先一步從樓上將一桶洗澡水潑在他的頭上,但是他只笑著說:「打雷之後,必定下雨。」其幽默樂觀可見。

蘇格拉底出生在希臘詭辯學說盛行之際,但他認為詭辯派只是逞口舌之快,無法獲得真正知識。他對政局也甚不滿意,嚴批政府的腐敗,這種剛正不阿的言行,終於得罪了政府權貴。七十歲之時,他被控褻瀆國家信奉之神、傳播異端邪說與腐蝕青年思想等三大罪狀,法官判給他兩條路:第一是喝下毒藥自殺,第二是流放異鄉。他的弟子都苦心勸他離開,但是他堅持維護真理,最後飲鴆而死。

蘇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也頗受母親的影響,他說教育就像「接生」一樣,是在幫助學生「產出」正確的思想。他教導學生,從不給他們現成的答案,而是用反問和反駁的一連串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情境,達到澄清概念,這種對談方式,被後世稱之為「蘇格拉底式對話」。

蘇格拉底一生沒有著書,也沒有辦過學校,他博大弘遠的倫理觀與教育思想是由學生所紀錄下來。蘇格拉底認為幸福與德道兩項概念是人類最高倫理思想,教育目標是「智即德」,只要具備真正知識,就會去行善事,真正的善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只要人能具備正確判斷的知識,就會督促自己去做善的事,此說和中國思想家王陽明倡導的「知行合一」不謀而合,確是人類一項偉大的思想教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