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對話的魅力

姬旻若 圖/臉譜、圓神出版社提供 |2009.07.26
565觀看次
字級



圖/臉譜、圓神出版社提供

一八六九年,印象派畫家們開始在巴黎巴提諾區的格博咖啡屋聚會,塞尚、高更和梵谷是後期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梵谷對於自己的畫作「夜晚的咖啡屋」,他說:「我用紅色和綠色來揣摩人性中那種驚人的熱情……」

早年台灣的「明星咖啡館,稍晚的「紫藤廬」,都是文人、藝術家、學者、知識分子相聚談論之處所,就如《第五項修練》作者、國際組織學習學會創辦主席彼得.聖吉說:「咖啡館對話是我所見過最能幫助我們體驗集體創造力的一種方法。」

《世界咖啡館》除了建議咖啡館氛圍的共讀空間與情境營造,主要更是一本帶動組織學習、個人成長的修練書,而「世界咖啡館」已然成為一種用對話解決問題、找到方案的學習方式。

作者華妮塔.布朗博士與大衛.伊薩克在《世界咖啡館》裡提出一套很有彈性的實用流程,可以帶動同步對話、分享共同知識、甚至找到新的行動契機。這套以生命系統為思想基礎的創新辦法,可以創造出動態的對話網絡,在重要議題上為組織或社群催生出集體智能。

書中除了七點核心設計原則之外,也提供實用的技巧,學習如何主持「真正重要的對話」,它適用於任何規模的對話團體,不僅能強化個人人際關係,也能提升人們共同打造未來的能力。

這本書一網打盡全球各地商業界、教育界、政府機關、和社群組織真實上演的咖啡館匯談故事,證明了世界咖啡館可以廣泛運用在任何一種環境或文化裡,包括惠普公司、美國品質協會、新加坡、德州大學等,並見證了這種閱讀模式的效益。

在台灣也陸續出現「世界咖啡館」,如「科學咖啡館」是在咖啡館裡面以各種方式去討論科學的各種面向;行政院研考會也在今年四月十二日舉辦「願景2020│世界咖啡館」實體活動,發出三百份英雄帖,強調二個精神,一是未來,二是奉獻。主要探討:台灣如何抓住機遇,運用二○○九年世界經濟體系調整的滔天巨浪重新做好世界定位?台灣的願景二○二○內容是甚麼?誰能夠勾勒這個願景,為台灣找到值得奔赴的目標和下一個世代的產業經濟動力來源?

「願景2020│世界咖啡館」是一整天別開生面的會議,由一百五十位台灣社會菁英和一百五十位未來領袖,分成六十桌喝咖啡,每一回合不斷換桌,形成了關於台灣「世界連結」、「經濟地圖」、「人的品質」、「台灣再造」、「華人生活典範」、和「永續台灣」的共識。會後並將六十桌的六十個議題放在www.worldcafe.org.tw的網站上,希望激盪更大的共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