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心少女 以心救心

 |2009.07.15
1332觀看次
字級

心臟無法跳動 移植捐贈心臟 共存10年 死心奇蹟復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威爾斯少女漢娜‧克拉克(Hannah Clark法新社)幼年時因心臟衰竭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當時,醫療團隊並未摘除她體內那顆不會收縮的心臟,而是將捐贈者的心臟直接「連在上面」(如圖 取自網路)。十多年後,醫師驚訝地發現,這位「雙心女孩」原本的心臟竟恢復功能,於是摘除受贈器官。

英國外科醫師在專業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報告之前告訴記者,漢娜應是全球首例,堪稱奇蹟。「心臟可能恢復功能,就像魔法一般。」倫敦帝國學院教授雅庫布(Magdi Yacoub)、漢娜的主治醫生、也是該篇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表示。

現年十六歲的漢娜襁褓時因心肌症,心臟嚴重衰竭;一九九五年七月,兩歲大的漢娜接受心臟移植,移植心臟迅速承接原有心臟的大部分功能,而原本的心臟毫無萎縮,漢娜逐漸康復。

術後第四年,醫生們檢查發現,漢娜的兩顆心都維持運作,決定繼續觀察。

後來她罹患了癌症「EBV移植後淋巴擴增疾病」(EBV PTLD),這是移植病患服用抗排斥藥物常會併發的副作用。漢娜接受化療並服用藥物,只是癌症一再復發,醫師只有降低抗排斥藥的劑量來抑制癌症,但因為這樣,移植心臟開始停止作用;相對地,此時她原有的心臟也恢復得愈來愈好。

二○○六年二月,醫療團隊決定嘗試醫界從未進行的治療:移除捐贈心臟以求停用抗排斥藥物。移除心臟三十九個月後,漢娜的癌症已完全痊癒,原有的心臟也正常運作。

醫療團隊表示,漢娜的案例提供了移植、心臟復原與惡性疾病研究的重要線索。雅庫布教授認為,心臟具有相當的自我修復功能,倘若給予適當治療,本來失去功能的心臟是能起死回生的。研究人員下一步將研究激化漢娜心臟自我修復機制的條件。

以前漢娜想像同齡女孩一樣運動、游泳、逛街、打工,但爸媽總是擔心不已,不是禁止她,就是跟蹤她,以防她發病,但漢娜現在能盡情揮灑青春。

漢娜承認,「只剩」一顆心的感覺很「空虛」,「我的確感到胸口少了點什麼,但我好快樂。」她才剛結束中學會考,志願是研修幼兒保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