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穿梭為街道「洗顏」的洗街車,然而清洗過的路面卻常殘留污水泥濘,尤其是台灣北部多雨,有時好不容易放晴了,街道又被洗街車弄髒,真是幫倒忙。
更糟的是,台灣落塵量大,車子開沒幾天就是一層灰,常得洗車,但有時剛洗得亮晶晶,卻不小心跟在洗街車後面,濺起的污水又把車子弄髒,只好再去洗,雖是小錢,但總是一筆開銷,令人氣結。
媒體報導,環保署委託民間公司研發洗街車新技術,經過特殊設計,洗街車具備了獨立的引擎幫浦,噴嘴則一致朝向路邊方向,出水角度也與地面呈四十五度,水柱力量充足、洗後的路面不再有殘留物和「色差」。
目前各縣市政府的環保單位共有七十八輛洗街車,環保署表示,將以六百萬元補助各級轄屬單位,在三個月內全面改裝新配備,也將指示其他單位和民間的洗街車設備,在一年內改頭換面,全面提升街道清潔品質。
不過,即使洗街車更新技術,但馬路多半施工不良,路邊排水孔並非都較低,可以使噴出的水流掉,加上修修補補的馬路高低不齊,包括人孔蓋等都成窪洞,容易積水,把經過汽機車弄髒的情形,並不會消失。
而且,台灣落塵量大,加上馬路施工不良,洗街車更新技術,恐怕也不易達到為街道「洗顏」的效果,不但浪費噴撒的水,加上弄髒汽機車而洗車的水,形成雙重水資源浪費,相關單位能不能想想其他方法,不要再使用洗街車了。
劉馥(北縣汐止/駕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