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依止與歸途

釋慧開 |2009.03.01
540觀看次
字級

書名: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

編著: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

譯者:德蘭修女

出版:心靈工坊

◎釋慧開(南華大學教務長暨生死學研究所所長)

長久以來,理性主義或科學主義者往往用科學的立場與觀點來探究、質疑,甚至否定宗教信仰的真實性,包括信仰的對象、宗教經驗等等,但是也都無法令人信服。南泉普願禪師有言:「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真正的宗教經驗,譬如悟道、感應、聖召…等等,是一種主體性的自覺與體證,遠超過日常知識的範疇,所以,很難用日常的語言及認知的方式表達。其實真正的宗教經驗是一種內在生命與靈性生活的蛻化歷程,而非知識的內容所能道盡;同時也非如人們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而不可知,《六祖壇經》說得很貼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德蘭修女的宗教生活與宗教經驗,正好可以作為一個實例,十分深刻而具體地呼應及體現基督教神學家保羅.提立希(Paul Tillich)的詮釋觀點,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一種面對宇宙人生與自他生命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態度。基於此一終極關懷,宗教信仰成為一種涉及整個人格的核心行為與活動(a centered act or action)。進一步說,真正的宗教信仰(faith)絕非只是單純地「相信(believe)」一個外在超越的對象而已,而是一種以全心投入自我生命來呈現的核心行動或作為。我認為一個人的宗教信仰層次及態度反映了他的存有層次;換言之,一個人如果懷抱了真正的宗教信仰的話,那是一種反映其全人格的心靈活動與存有境界。

以個人三十六年來的宗教探索與體會,我認為真正的宗教信仰———無論東、西方宗教傳統———都不只是消極而被動的接受,而是積極而主動的參與及融入,其心歷路程及終極體驗皆有兩個面向:一者、信仰對象的逐漸內化:亦即信仰的對象,不再只是外在的客體,而是信仰主體不斷與之相互對話與融合,二者之間的差別逐漸消泯—天人合一、上帝與我同在、梵我一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二者、信仰主體的不斷超越:亦即信仰的主體,也不再只是靜態地處於一種固定的存有狀態,而是動態地不斷開展其生命的層次—希聖希賢,人皆可以為堯舜、作天主的光、作天主的工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本書所記錄德蘭修女的一生心歷路程,可以說是宗教信仰生活的真實寫照與具體見證,其中有血有淚、有起有伏、有痛苦有喜悅、有黑暗有光明、有懷疑有堅定、有磨難有救贖…,在閱讀之餘,還值得我們用心深入地體會信仰的深意。普願還在尋找宗教信仰的旅人,能找到他心目中的依止與歸途,已經進入宗教信仰的行者,能不斷深化他信仰生活的內涵,堅定地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光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