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水爭道 防患於未然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2009.01.30
659觀看次
字級

「我們無法讓老天爺不下雨,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好水土保持,將可能發生的災害降到最低」。游繁結語重心長的表示,從水土保持的觀點來看,森林是最天然的水庫,不但可以涵養水源、提升土壤的吸水效力,還具有強化土質的功用,因此許多學者專家才會一再呼籲政府當局應該多造林、少砍伐,這才是正確的水土保持之道。

對此,黃宏斌也心有戚戚焉。每次颱風季節,政府都忙著在各地救災,但從根本來看,台灣有不少建築物本身就蓋在行水區或是土石流危險區域,原本是「河川在流動的路徑」卻成為「人類居住的地方」,以致於每每暴雨落下,就造成相關區域不斷重複上演的災情。

黃宏斌表示,為了讓天災的損害可以降低,水利署已經針對容易淹水的地帶規畫好「淹水潛勢圖」,當雨量超過標準門檻時,就可以立刻通知該區域的民眾緊急疏散,同時也可預先做好防災措施。而不只國內,像是日本、歐洲等先進國家也都有針對容易發生水患或土質較鬆軟的地區進行管控與加強水土保持,藉此達到「防患於未然」的成效。

正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黃宏斌有感而發的指出,危險的地方原本就不適合住人,早年很多日治時代規劃的滯洪區在今日都成了人口眾多的住宅區,「與水爭道」的結果,只會讓水患災情一再出現、無法根絕。

「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份子,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不是違反自然」。游繁結表示,自然所造成的危害,就應該用「自然」的方法來因應,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