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人物】張清

吳桃源/文 陳洪綬/圖 |2009.01.19
2302觀看次
字級

如果只看七十回本的《水滸傳》,宋江在收編「沒羽箭」張清後,梁山泊很快進行英雄排座次,張清成為八驃騎之一,這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無法想像一個只會「飛石打人」的人竟然可與花榮、徐寧、楊志等大將同列八驃騎。

不過再看一百二十回本時,張清卻因雕蟲小技屢次建功,成為破遼、剿王慶等役中極大的功臣,使其形象提升不少。因此金聖嘆腰斬《水滸》雖使張清在七十回本中顯得面目模糊且角色尷尬(一加入梁山即為八驃騎之一),幸好後半的情節提供了較多的訊息有助我們釐清張清之所以成為八驃騎之一的理由。

張清是宋江與盧俊義分頭攻打東平、東昌兩府收編的將領。在六十九回,宋江以詐敗計順利誘出董平,予以擒獲。可是盧俊義在東昌府之役卻連輸兩陣,主要是城中猛將張清擅以飛石打人,已傷了盧俊義手下兩員先鋒。這不得不引起宋江注意,立即派兵前往救援。其結果更糟,一連十三人均被張清的石子打中,不是面門鮮血迸流,就是鼻凹受損。吳用隨即安排水軍上陣,以糧船為餌誘張清來搶,張清先將魯智深打得頭破血流,自以為得逞,正準備下河搶糧,頓時黑雲密佈(公孫勝作法),結果連人帶馬很快為水軍所截。這是張清被收編的故事。由七十回的回目「沒羽箭飛石打英雄」與「宋公明棄糧擒壯士」亦可看出這一段情節的兩個重點。

嚴格說起來,張清只能算是一個暗器高手,入夥之後不僅成為天罡星三十六員之一,亦堂而皇之坐上八驃騎的寶座,實在有點名實不符。於是後續的幾回戰役不免成為觀察張清表現的關鍵,看看這位飛石猛將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果然在宋江三敗高俅的戰役中,張清還是使出看家本領,以飛石逼走或擊傷敵將。到了征遼之役時,張清的表現開始不一樣了,先是以石擊中遼大將阿里奇的左眼,活捉了阿里奇,寫下第一戰功;接著是打中遼王皇姪耶律國寶面門,落馬受縛,與董平(打敗耶律國珍)一齊立下第二戰功。(八十三回)

之後在盧俊義大戰玉田縣時,被遼軍一箭射中咽喉,竟然沒死,由神醫安道全療治。(八十四回)

接著是八十九回復出,再度以石擊中遼國英雄兀顏統軍,立下征遼的第三功。只是這八十九回顯然是後加的。因後來河北田虎作亂時,《水滸》作者居然才說張清病癒(九十三回),由安道全陪同聽用,宋江很是高興。由此可知征遼的第三功應是為了凸顯張清的表現後添的。

打田虎之役,張清在壺關表現優異,以石擊中兩員守將竺敬與山士奇,北軍因而大敗。(九十四回)

到了九十七回十六歲的女將瓊英上場後,張清的故事趨向浪漫。《水滸》作者安排瓊英亦能飛石傷人,並擔任田虎軍隊的先鋒,幾次交戰下來,也把宋家軍打得頭破血流。之後吳用授計,派張清前往臥底,不僅娶得美人歸,而且還和瓊英聯手抓了田虎。這是九十八回「張清緣配瓊英」與一百回「張清瓊英雙建功」的重要情節。

由此可知《水滸》作者在打田虎之役是全力塑造張清,使其更加符合原來「東昌馬騎將」與入夥後「八驃騎」的形象。

至於淮西王慶作亂時,張清與瓊英除了領軍五萬為前部,與關勝、林(冫中)拿下宛州外,還再度以石發飆,擊中王慶二將。最後張清還「頭裹銷金青巾幘,身穿挑繡綠戰袍,腰繫紫絨縧,足穿軟香皮,騎匹銀鞍馬」和瓊英打頭陣,與王慶軍隊對峙,直到王慶為宋軍的九宮八卦陣所攝。(一○九回)

王慶之役後,瓊英因懷孕染病,獨留東京,未隨張清續戰方臘。《水滸》作者遂於一百一十五回安排張清死於獨松關。後張清子張節還大敗金兀朮,算是子繼父業。

若只看七十回《水滸》,豈不委屈了張清這位由雕蟲小技而終成大將的人才?張清雖是《水滸人物圖譜》最後出場的一位,畫家卻讓他以「虎背熊腰」之姿、「宮錦花袍」之服、「手中利劍代飛石」出場亮相,顯然已十足還原他「虎騎將軍」的身分,而宋江之如此看重他,也的確因為他不只是「沒羽箭」啊!

(全文完. 本專欄將結集出書, 由聯經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