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各種「道」

星雲大師 |2008.12.06
2719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界上有很多的「路」,可以供作交通,人間也有很多的「道」,可以左右人類的前途。所謂霸道、人道、王道、聖道、佛道等,各種道都各有其不同的內容,略述如下:

一、霸道服人以力:春秋時代,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霸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五霸之首。所謂「霸道」者,讓人在他的霸氣之下服從,如楚漢相爭時,項羽稱楚霸王,想要以霸道力服各路英雄,可惜霸道不能服人以心,自然不能永久讓人服氣,所以楚霸王最後還是被劉邦所敗。

二、人道服人以情:在世間做人,首重情義,有情有義,眾人敬服;情義不夠,則家人夫妻也會離散。戰國時代的蘇秦,最初出外遊說各國,但不獲重用。當他回家時,妻不以其為夫、嫂不以其為叔、母不以其為子。後來經他自己發憤苦讀,遊說天下獲重用,終能佩戴六國相印。

成名後的蘇秦回鄉時,鄉人列隊迎接,連當初看不起他的嫂子也跪在路邊,匍匐迎接。蘇秦問嫂曰:何以前倨後恭?嫂曰:因季子位高而多金。蘇秦不得不慨嘆:世間情義之外,金錢名位更甚於人情。其實,像這種把金錢名位看得比情義更重的庸俗之人,畢竟是少數,人道還是以情義為重。

三、王道服人以仁:王道號令天下,重在行善、行仁,所以一國之主治理天下,必須以仁服人,以仁愛才能治理天下。佛教的仁王政治,要行五戒十善,要能與民同樂、視民如子、減稅教耕、儲財於民,要教育人民懂得父慈子孝、和睦鄰里,讓全民都能安居樂業。

四、聖道服人以智:聖人之道,以慈以智來服人。中國的儒家有「五聖」之說,即:孔子為至聖、顏回為復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孟子為亞聖。佛教把聲聞、緣覺、菩薩、佛,稱為「四聖」。所謂「聖」者,要了生死、斷煩惱,以出世之心,作人間事業,才是聖道。佛教說:人人皆可成佛。當然,人人也都可以當聖人。唐朝的韓愈曾說:「唐堯虞舜、文武周公,皆為聖人;周公以下,則不復曰聖。」其實,聖者,只是對人格的尊重,以他的行為來定標準,所以聖人用包容日月之心,行智慈之事。就如佛教的菩薩,觀音以慈悲、文殊以智慧、普賢以行門、地藏以願力來自度度人。佛儒對聖人之道的尊崇,由此亦可明矣。

五、佛道服人以理:人間最高的道,應該是佛道,因為佛道才能與真理相應。可惜這個世間,大家都自以為有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實際上能稱為「真理」的,不是那麼簡單。所謂「真理」,必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例如「因果」就是合乎上述四種真理的條件;「無常」也是如此。所以佛教應是散播真理之光,今後的世界,能夠奉行佛道,才能光明普照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