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高行健日前於米蘭國際藝術節中獲頒一張獎狀,這份禮遇讓這位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興得好像一個初次得獎的學生。
米蘭藝術節獎狀的表揚文字中強調,高行健擁有「豐富多重的想像,跨越東、西文化,成了我們後革命時代現實的標誌」,並特別提到他所拍攝的影片相當精采,「顯示他創作的漫長旅程」。更讓他感到興奮不已的是,義大利大導演奧爾米對他的影片「側影或影子」的有高度讚賞。
米蘭藝術節是將文學、音樂和電影綜合的國際藝術活動。今年除了高行健,另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參加:奈及利亞作家索因卡(Wole Soyinka)和聖露西亞詩人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以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作家維塞爾(Elie Wiesel)。
作家們皆應邀對「古羅馬哲學的四大元素
—風、天地、氣、水」發表看法。高行健在演講中指出,創作者應該返回古希臘羅馬的基本元素,亦即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這才是最合適的生存環境,而不能任由各種當代的觀念和意識型態來主導創作。
高行健的才華多樣,他的小說和戲劇關注人類生存的困境,繪畫作品亦獨具一格,將詩意融匯在水墨之中。但無論是小說、劇本、繪畫、理論還是電影,無不互相關照,因而創造出藝文界所稱的「高行健標籤」。
目前他正為十月份「巴塞隆納藝術節」開幕式的邀約做準備:拍攝一部十五分鐘的紀錄片,屆時,該市將舉辦一場高行健畫展,同時出版他的三本書:《八個戲的戲劇集子》、《山海經傳單行本》、《展覽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