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聲遠建築 為城市帶來自由

郭士榛 |2017.10.24
10255觀看次
字級
由台北搭客運到宜蘭不塞車50分鐘即到,算是便利,但到了宜蘭要「去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只能伸手招「小黃」。圖/黃聲遠、雲門提供、資料照片
年輕人是自由、開放的在「田中央」工作。圖/黃聲遠、雲門提供、資料照片
「雲門劇場」雖花了七年時間才完工,卻是雲門人最愛的家。圖/黃聲遠、雲門提供、資料照片

文/記者郭士榛

由台北搭客運到宜蘭不塞車50分鐘即到,算是便利,但到了宜蘭要「去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只能伸手招「小黃」。如計程車司機所言,地方很遠且難找,就在司機盡地主之誼沿途介紹宜蘭時,車子已停在路邊一棟透天老房子旁,這裡就是建築師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群」的工作據點「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心中納悶以前看過很多美麗照片,房子不是應在「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黃聲遠說:「那些照片都是人站在屋內拍外面景色,會讓人以為房子在田中央,這是空間美學所造成的視覺誤會。」他強調事務所22年搬過3次家,房子都是在路邊和稻田邊,且建築理論房子不宜蓋在田中央。

建築師事務所百坪大的老房子是棟2樓透天厝,大桌上擺著不同的建築模型,近30位年輕工作人散坐在房子每個角落,自在地工作。黃聲遠表示,年輕人在此工作是自由的,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想法,在許多生活細節中感受建築師事務所的默契和精神。

真誠相待 結成好友

黃聲遠說:「建築師事務所1994年創立,已走過23個年頭,一開始就是2個人打拼,漸漸人數增加,很多老同事都已攜手度過20年,我們相處之道就是『說話算話』,真誠相待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年輕人在「田中央」工作認識來自各地不同的朋友,一起工作有著美好回憶,離開後在外地相遇時,更能相互幫忙,彼此是善意的往來。至今甚至有來自中國、印度、日本的年輕人,和黃聲遠一起並肩摸索,如何讓建築不彰顯自身存在,融入環境成為一體。

23年前,黃聲遠頂著耶魯大學建築碩士頭銜,陸續在洛杉磯全球知名建築事務所上班、北卡州立大學任教。年紀輕輕就綻放優秀光芒的黃聲遠,卻在這時放棄美國的似錦前程,一句「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打包回到台北老家。

「回台北後,每天騎腳踏車四處逛,不知自己要做什麼?」黃聲遠透露,那時大學好友陳登欽是宜蘭人,決定回宜蘭加入縣府建設故鄉,陳登欽向黃聲遠招手,歡迎他一起到宜蘭打拼,陳登欽愛故鄉熱情吸引著黃聲遠,他便接受邀請來到宜蘭。

隻身落腳宜蘭,他從設計社區籃球場、縣府員工家中的孵蛋室,到社會福利館、丟丟噹森林、羅東文化工場、櫻花陵園等,黃聲遠在「田中央」生活、做建築的故事,不斷在宜蘭擴大、流傳。

環境對話 融入地景

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在宜蘭默默耕耘,對黃聲遠以及和他並肩工作的工作群來說,建築設計,來自每一天生活的真實狀態。因此,田中央工作群的建築,總有那麼一點不可以被完成的意象,例如淡水雲門劇場,歷經近7年的規畫與興建才終於落成了。

「雲門是舞蹈團體要用的空間,因而設計與興建前要先花時間了解舞團需要的硬體,要知道舞者肢體需要的空間,現在雲門落成也使用了,但我內心其實認為雲門還沒有蓋完,尚有許多想像空間存在。」黃聲遠對建築的想法,往往與一般人不一樣,他要和環境對話,建築融入生活。

除雲門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羅東文化工場」他花了14才建成,黃聲遠指出,中間歷經政黨輪替,首長來來去去,他要做的就是誠信、誠實的耐心,說服官員、居民、業主、融資者,就是要為城市帶來自由,留下那份「空」。他在田中央學到,建築不是一個人的作品,一個案子要完成,要和很多居民、營造廠、顧問、官員對話,要懂得和時間做朋友,一起描繪出大家心中的圖像。

獲吉阪隆正賞 首頒外國人

■台灣建築師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將於11月27日獲頒日本第4屆「吉阪隆正賞」文化獎。得獎理由是:「建築誘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營造出人與建築間巧妙又獨特的關係,恰能呼應已故日本建築師吉阪隆正提倡的建築要能推動和平等理念。」這也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外國人。

黃聲遠表示,日本人做事態度都很嚴謹,雖不是主流,也不是比賽性質,但任何步驟都不馬虎,3年前就曾被問過,但沒特別注意,後來才知主辦方都派人來台,暗中觀察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群深耕宜蘭,將宜蘭的大自然環境融入建築創作,在一個偏遠地區,讓周圍人相信自己可能是世界中心。

黃聲遠說,主辦方來信指出,世界上建築可以有創造力、啟發性,建築就是做好本業,他們在尋找這樣人讓世人知道,建築存在的價值。

吉阪隆正生前任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教授,在日內瓦曾歷經戰爭動盪後,從此致力推動和平,並將這項理念也實踐在他的建築設計中。後人在他逝世30周年設立「吉阪隆正賞」,受獎人不限於建築領域,依據「生活與其形式」概念進行源源不絕的創作與實踐,盼能振興吉阪隆正之精神,成為新生代繼承者。前幾屆得獎者包括作家、舞蹈家與社團法人等。

勇敢做自己 散播改變種子

■1963年出生的黃聲遠,是外省第二代,父母管教雖嚴,但仍以開放態度讓孩子自由發展。「我從小內心就充滿愛和安全感,今54歲,還覺得到處遇貴人,心中充滿感恩。」小時的黃聲遠沒有運動細胞,但卻對空間的運用很能掌握,因而同學在打球、賽跑時,他總在一旁玩空間設計。

這個天賦在當時聯考制度下讓他忘了,讀建國中學時,因功課好,老師鼓勵他報考台大電機系,後因坐在前面同學提及要考建築系,讓黃聲遠內心抽動了一下,但他仍迷於台大電機的美夢。直到數學老師說:「你解答數學的方式好像學建築人用的方法。」這句話敲響黃聲遠的思緒,也喚起他對建築的熱忱,因而改建築為第一志願,雖沒考上成大建築,但如今的一切已讓他滿足。

喜歡固守「田中央」的工作形態和生活模式,黃聲遠不會炒房產,不願轉投資,他表示,至少到目前為止也不想競圖上億的大案子,「過那種生活心中不踏實,大案子總要先投下成本準備競圖,若案子沒標到,就先損失一筆錢。」黃聲遠指出,多年來他們勇敢做自己,很踏實生活,散播改變環境的種子。

20多年「田中央」做的都是宜蘭在地的建築,而雲門是他們第一個離開宜蘭的作品,而在新竹將會有另一個黃聲遠設計的建築易地而生。對黃聲遠來說,田中央是「建築學校」這件事,遠比賺不賺錢更重要,因為不僅事務所有2、30個年輕人正為宜蘭這塊土地出謀策畫,就連從田中央散出去的種子,在台灣各地,已都有「小田中央」正在運行。

從2016年開始,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即遠赴歐洲巡迴展出,至今已在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捷克奧斯特拉瓦、巴黎建築中心、布拉格陸續展出。這是第一次,台灣的建築師向世界遞出名片,驚豔歐洲,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田中央成主角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徵選,由10個團隊競逐,最後由財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提案的「活在宜蘭─連接山海水土」出線,獲選成為台灣館參展團隊,將以建築師黃聲遠與其帶領的「田中央工作群」20年來在宜蘭營造的「自由城市」理念作為策展主軸,向國際展現自由台灣的樣貌。

對黃聲遠來說,2018年是平生第3次獲選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早在1990、1991年間,黃聲遠就讀耶魯時,就被學校選為參展代表。第2次參展在2006年,也是他開創「田中央」的第12年,沒想到又一個12年,「田中央」再度獲選參展。

黃聲遠表示,這次策展論述工作主要落是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王俊雄和「嶼山設計」創辦人林聖峰身上,他只是提供「內容」,不過他也承認,大會提出的「自由空間」策展主題就是他們「田中央」20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尋找自由空間的可能性,也是他從事建築設計的動力。很高興有機會能把他們的經驗和世界分享,而屆時展出的方式是將田中央工作模式在威尼斯台灣館展出,搭配導演江國梁的紀錄片影像,秀出自由台灣的樣貌。

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於2018年5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登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