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歐美 印度也搭環保電動車潮流

編譯/潘楠慕 |2017.09.03
1647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電動車具備節能減碳的優點,一旦大幅取代現有的汽油或柴油引擎車輛,不僅能夠大幅降低能源的消耗,還能減少廢氣排放,可謂一舉數得。歐美地區許多國家早已採取優惠補助措施促成電動車興盛,甚至擬定禁止傳統燃油車輛銷售的時程表;如今,全球汙染程度最嚴重國家之一的印度,也決定搭上這波潮流。

印度的空氣汙染早已惡名昭彰,據美國波士頓健康效應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和西雅圖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公布的資料,印度的空氣汙染程度,已在去年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世界空汙最嚴重的國家,每年導致一百一十萬人死於相關疾病。

印度公共健康基金會(Public Health Foundation)環境衛生主管克利希納(Bhargav Krishna)表示,印度工業化持續進展展之時,汙染程度也日趨嚴重,但政府強力主導的作為卻仍不足,不像歐美地區,政府已制定減少廢氣排放的各項政策。

美國與歐洲針對空氣汙染制定嚴格法規和相關的減少廢氣排放措施,全力改善空汙狀況。然而,印度對此方面的進展相對落後,且隨著經濟成長,工業化和汽車數量大增,空氣汙染的惡化程度快速上升。

印度當局也已意識到情況嚴重,開始採行各種保障民眾健康的措施。除了提高工廠廢氣的監管,也準備針對另一個嚴重的空氣汙染源著手,也就是汽車。

英國、法國均已擬定目標,預定在二○四○年禁售汽油與柴油引擎車輛,德國也已提出類似構想。

面對這股趨勢,印度政府已了解推廣電動車勢在必行,且必須盡早執行。印度能源部長戈雅爾(Piyush Goyal)已在八月中旬宣布,政府將大力推廣,希望讓印度躍升至全球電動車的領先地位。

更早之前,印度當局便曾宣稱,希望在二○三○年達成全電動車目標,不僅可以減緩空氣汙染,另一方面還能降低燃料進口費用。依據當局頒布的「全國電動車計畫(National Electric Mobility Mission Plan)」,二○二○年時,印度每年的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銷售量,將增加至七百萬輛。為了配合這項計畫,當局也規畫大量興建相關設施,例如充電站,並將實施獎勵及補助措施,提高電動車的吸引力。

印度政府從二○一六年起已開始設法改善空氣汙染,依據車牌號碼的尾數,限定汽車可以上路的時間。這項做法確實已有成效,但如果能夠實現全電動車的目標,空汙將會獲得更顯著的改善。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報告,如果目前的政策順利執行,印度可望在二○三○年前減少百分之三十七的碳排放。

當然,包括歐美在內,世界各國能否如期達成全電動車目標,仍待觀察,印度的情況也不例外。一旦出現各種預期內甚至意料之外的變化,實現目標的進程可能延遲。儘管如此,只要當局持續推動,即使腳步可能不如原先預期,但必然可朝正確的方面邁進。

技術升級+量產 電動車降價有譜

環保意識興起,且地球資源終將耗盡,世界各國紛紛開始採取各項節能措施。在運輸方面,傳統的汽油、柴油引擎動力交通工具也成為檢討目標。為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並節約能源,電動運輸工具的概念也逐步實現。

除了電動車、電動摩托車,這項技術也可在未來應用到其他需要使用燃油的機具,由電力取代燃油馬達。

所謂電動車,基本上泛指使用電動馬達的車輛,多數使用鋰離子電池為電力來源。事實上,早在一八三四年就曾出現電動馬達汽車,但由於電池續電力的發展遲遲無法突破,使電動馬達的性能遠不如燃油內燃機,因而無法成為主流。

隨著科技進步,電池技術也持續獲得突破,能夠提供運輸工具強大的馬力,續航力也不斷增加,終於逐漸符合實際需求。最初,研究人員開發出電動馬達與燃油發電機並存的混合動力車,一方面達到節能效果,另一方面則可維持原有的續航力。

電動馬達的技術一經突破,便飛快進展,純電動車也開始出現。目前,最知名的就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產品,其他車廠也已察覺這項趨勢,紛紛搭上這波潮流,投入電動車領域。

世界各國政府為了推動節能減碳,多以獎勵、補助方式鼓勵電動運輸工具。然而,這也成為電動車普及的障礙。目前為止,電動車的成本與售價,如果沒有補助,難以吸引大多數的消費者。

不過,這項問題可望隨著電動車持續發展獲得改善。一旦技術持續進步,將能開發出更先進、性能更優異的電動車,而且隨著市場擴大,大量生產後也能夠降低成本,進而使售價下降,使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高。

觀測風向定車色 熱銷關鍵

各品牌車廠在擬定車量銷售策略時,顏色的考量也是重要一環,背後其實大有學問。以福特車廠為例,設計師在決定車色前,必須先觀察社會狀況,預測銷售目標市場的大環境對顧客的顏色喜好有何影響。設計師必須將色彩知識和設計理念做最好的結合,以創造上市五年內引領潮流的車色。

設計團隊為了窺探未來的趨勢,搖身變成社會科學家;負責福特色彩和材料設計的專業人員表示:「顏色不僅反映出車主的個性,同時也反映出車主周邊的環境。」他解釋,如果處在充滿壓力的環境,對車色的選擇必然會受到情緒影響。

最顯著的一個例子是二○○八年金融危機後,經濟問題促使人們開始擔心汽車的殘值,結果較保守的車色成為市場主流;在二手車場上,車色也經常是買家所優先考慮的項目之一。

中東和非洲則有不同的風情,誇張的顏色可能被視為炫耀、甚至是對同胞不尊敬;在熱帶地區,淺色系較受歡迎。根據應用能源期刊收錄的一篇研究指出,淺色車比深色車能夠反射更多外部熱能,相同的內裝下,淺色車的內部溫度比深色車低百分之十一,一般來說,市場上最熱賣的車色是白色,藍色則賣得最差。

汽車貿易產業鏈中,三大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的PPG汽車塗料公司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車色的選擇是銷售關鍵;顯示百分之六十的受訪者認為,顏色是決定購買汽車的主要因素,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展示中心沒有陳列他們想要的顏色,他們會等車商準備好再賞車。

大多數的車款,白、黑和銀色等主要車色在銷售上向來很穩定,因此不會有太多變動。隨著烤漆技術不斷進步,加上動感的車身造型,新開發的車色讓車子也更加耀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