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不求獨樂,但求眾樂 人生何止三百歲

執筆人:陳長文(紅十字會終身志工) |2017.05.15
2127觀看次
字級

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星雲大師全集》正式發表,其收錄大師中文圖書著作,將重要的作品重新編排造冊,可說是大師文字弘法的總成。筆者接到總編輯邀為本書作序,旋即欣然同意,首先想到的,是過去與大師一段平淡的緣分。

還記得,高鐵尚未通車前,台灣島內的長途往返多搭乘國內航班。因為這個微小的機緣,筆者不時於搭機時偶遇星雲大師。雖對佛教義理沒有深切了解,但常為社會紛亂而惱的我,也能從大師的智語中尋求「不排不拒、放下執著」的智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師總會贈與印有佛法箴言的小卡片,從其上吉光片羽的短短數字,也令人感受到「不憂不懼、精進奮發」的力量。

從「佛法小卡片」此一輕薄短小的結緣物,到《全集》的出版,兩相對照,也能一窺佛法的微言與大義。《全集》共有三千餘萬字、印製出版成三百六十五冊,實已非「著作等身」可以形容。其中闡述人間佛教的思想及實踐,富含大師九十年生命歷程的閱歷;一位童年失學,困於戰亂時代的青年,是如何走過土匪橫行、軍閥割據的民國初年,並心心念念傳揚佛法?經歷北伐、抗戰、內戰、戒嚴解嚴與兩岸對峙等歷史的流逝,《全集》蒐羅了大師青年時期的寫作,也記錄了老年階段的行文言談,其一生弘法的行佛歷程,深值吾人省思。

星雲大師,一九二七年生於江蘇江都,少年披剃,二十歲自焦山佛學院畢業。國共內戰期間,大師參與僧侶救護隊,於一九四九年來台,擔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並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讓佛法微言大義深入民間。一九六七年,大師更於高雄開創佛光山,致力推動「人間佛教」,手訂《佛光山清規》,把弘法從觀念面延伸到實踐面。大師出家七十餘年,於全球創建三百餘所寺院,並相繼成立育幼院、精舍、仁愛之家與醫院診所,在在以行動發揚人間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的理念。

筆者結識大師三十餘年,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雖有限,但大師講話從不著重佛教的專有名詞,總以白話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勾勒出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調伏聽眾內心的煩惱。二○○○年《人間福報》創刊,成為第一份由佛教界發行的日報,不單報導佛教新聞,也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筆者也有幸在「百年筆陣」專欄為公共事務拋磚引玉,貢獻淺見。

《尚書.畢命》有言:「道洽政治,澤潤生民。」此段話被視為「政治」一詞的來源,意思是:「治國之道正,政治即能治理得好;恩澤廣被,人民就能安居樂業。」人間佛教強調的生活性、利他性與時代性,當然也心繫事涉眾人福祉的政治(公共事務)。民國初年,人間佛教先河的太虛大師提倡「問政不干治」,充分反映此一思想的入世精神。星雲大師在闡釋人間佛教時,亦云:「實踐人間佛教,可以增加人類的道德、改善社會的風氣、淨化自我的心靈,維繫社會的次序。」這正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不求獨樂,但求眾樂。

我想,有一句大師的話最能表達他在出世的靜心中,有著入世的豪情:「龍要遊到大海裡應付猛浪,才能活動自如;獅要跑到山林裡擊敗群獸,才能展現英姿;鳥要飛到虛空裡接受挑戰,才能學會翱翔;人要走到社會裡承擔考驗,才能快速成長。」這一段廣被傳誦的話語,表現大師一直是以一種「修行在人間」的心情,持續地博施廣濟、啟迪人心、行善助人。

「人生三百歲」的意思是,希望人生要有超越壽命長度的能量,於有限歲月中追求無限的弘法奉獻。大師說這句話時年方七十,是期許自己在八十歲—也就是弘法六十年時—能孜孜不倦地以五倍努力活出「三百歲」的價值。如今,大師於九十高壽展望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借用一言,「人生何止三百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