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為韋馱 文/林一平 |2017.03.14 語音朗讀 91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二:吉美博物館的韋馱天 圖/林一平 圖一: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韋馱神像。 圖/林一平 圖/林一平圖/林一平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2016年10月我到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 參觀,看到一尊韋馱神像(圖一)。這尊韋馱神像朝向博物館大廳,面對一座佛祖像。 我小時候喜讀神怪章回小說,在《濟公全傳》第一次認識韋馱(韋陀),提到濟公叫徒弟趙斌扮韋馱嚇唬壞人。心想韋馱能被濟公點名冒用,這個神衹一定非同小可;而《封神榜》敘述韋馱的出處,是道行天尊的三大弟子之一,另外兩位是韓毒龍和薛惡虎。這兩位難兄難弟,一出場就被送往十絕陣中殞命,只有韋馱很替師父爭氣,成為封神榜中肉身成聖的七人之一。 韋馱天(Skanda)為執金剛神(Vajradhara)之一,身披盔甲,手持降魔杵。他是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神將之一,護持佛法,保衛寺院,因此其畫像常被印在佛經末頁以示護持。據載佛陀滅度後,有捷疾鬼偷走了佛陀的兩顆牙齒,韋馱追趕擒獲捷疾鬼,奪回佛牙,因此被封為護法神。 在日本禪宗,韋馱是快速的象徵,有「韋馱天走」的俗語。日本人不但請衪守護僧侶,還要照顧廚房,以及小孩病痛,難怪手腳要快速俐落。 有一首詩寫著:「曇花一現為韋馱,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小學生都能朗朗上口「曇花一現」這句成語,但曇花為何因韋馱而一現? 中國民間傳說曇花是花神,愛上了每天為她鋤草的青年。玉帝知道了很不高興,把花神貶為只能開一瞬間的花,並將青年送去靈鷲山出家,讓他忘記前塵,賜名韋馱。花神忘不了韋馱,選在他上山採春露,為佛陀煎茶之時開花,希望能引起韋馱注意。遺憾的是,韋馱已不認得她,終突是:「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上述是中國民間為花神和韋馱編出的淒美故事。其實曇花起源於梵文的優曇花(Udumbara)《法華經.方便品》有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優缽曇花,時一現耳。」唐朝李延壽撰《南史》,曰:「優曇華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出世。」故稱不世出之物為「曇花一現」,是稀有難逢之大事。於是乎張謂〈送僧〉有警句「手持貝多葉,心念優曇花。」 今日我們提到的曇花並非優曇花,而是墨西哥地區的大仙人掌夜間花(Epiphyllum),此花多為純白色,盛開時如碗口大,花重瓣,披針形。熱帶沙漠地區的氣候乾燥,白天溫度高,曇花避免烈日,在晚上開放,至次日清晨凋謝。因為此花與稍縱即逝的優曇花相似,故取名為「曇花」,其實和中國古時候所稱的曇花無關。 2016年我訪問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Guimet),該博物館收藏的韋馱天騎著孔雀(圖二),手中並未持降魔杵,和中土的少年武將形象大不相同。 中土古時寺廟的韋馱,手持降魔杵的方式據說有特別含意。如果降魔杵是扛在肩上,表示大寺廟,可以招待掛單的僧人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降魔杵平端於手,表示中等規模的寺廟,可以招待僧人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指向地面,則表示小寺廟,無法招待雲遊到此的僧人免費吃住。僧人投宿掛單時先瞧瞧降魔杵的擺法,就心照不宣了。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韋馱神像合掌,將降魔杵平端於手,不知博物館的餐廳是否可招待吃住一天呢! 清末慈禧太后曾在北京萬壽寺扮演觀音菩薩,觀音有韋馱護法,於是乎由心腹太監李蓮英扮作韋馱(圖三)。他雙手合十,橫杵於手肘上,扮相和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韋馱一樣。2016年12月18日我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觀「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紫禁佛光」,當中展示有慈禧太后親手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一頁就是慈禧太后扮觀音像,最後一頁則是雙手合十,杵橫於手肘的韋馱畫像。這幅韋馱神像俊美,應該不是李蓮英的扮相。 2016年11月我去到澳門媽閣廟參拜,該廟建於1488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也是第一批葡萄牙人上岸的地方。葡萄牙人上岸後問本地人,這個地方叫什麼?本地人誤以為在詢問廟宇的名稱,答說「媽閣」,於是MACAU就成了澳門的葡文名稱了。媽閣廟屬於道教,卻也在媽祖的虎邊供奉著韋馱,可見澳門信仰是佛道合一的。 2017年1月春節期間我陪父母到一家精舍參訪,在大殿上看到供奉的韋馱天高舉降魔杵,戟指天際(圖四a);在精舍的齋房,卻又看到另一尊降魔杵拄地的韋馱天(圖四b),精舍主人或許不知韋馱天降魔杵的典故。在佛教早晚功課中,有〈韋馱讚〉,茲抄錄供讀者一讀:「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前一篇文章 天涯會 下一篇文章 【詩】 寂靜穿越喧嘩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時食有味】裝滿記憶的破布囊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閃文集】暗戀桃花源與櫻桃園【閃文集】音符中的深情告白【閃文集】昨天過後【閃文集】無限延伸的波點【閃文集】 臺灣的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