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博物館時代 英專家:博館應走向人群、數位化

郭士榛 |2016.01.24
159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一五年六月中華民國三讀通過《博物館法》,使國內邁入「後博物館」時代。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長張譽騰為讓國內博物館追求卓越,特於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第十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時,邀請英國博館專家阿里.胡生尼,及羅伯特.布萊尼來台做專題演講,希望能將虛擬世界帶進真實生活中,引發觀眾更貼近喜愛走進博物館。

英國Transmedia Storyteller Ltd執行長羅伯特.布萊尼,以《連結博物館:轉變觀眾體驗的科技與趨勢》為題演講,表示心中有一願景,希望能將虛擬世界帶進真實生活中。羅伯特以佛教文物為例,如何讓佛教文物生動吸引人?

他認為佛教文物背後都有生動故事,因而可以先挑出特定概念或角度切入,若看到文物背後故事是一位年輕人,有著冒險犯難精神、吃苦耐勞,對一般人定能引起共鳴。

羅伯特也強調,沒必要把民眾硬拉進博物館,因為現代人生活忙碌。

可以讓博館文化走入社區或人潮多的地方,像百貨公司,以博館文物或真品背後故事,演齣戲劇,吸引民眾注意力;縱使民眾未走入博館,也會關心博館。

羅伯特認為,要民眾親近博館,只有兩條路:走向人群,和運用網路吸引民眾。

英國CAN執行長阿里.胡笙尼講題是《設計觀眾體驗》。

CAN力圖在可運用資源內達成客戶目標,提供包含策略、連線、電影攝製、環境建造等不同方案。阿里表示,雖然現代科技用在博館很重要,但科技也要用在刀口上。

阿里認為,博物館不要怕因運用科技會失去原有觀眾或市場,博館也有別人沒有的寶物—文物真跡,無論是錄像權、影像權、智慧財產權,都可以運用在網路平台,在數位科技領域足以扮演領頭羊的角色,若放著這些資產不使用,反而會被取代。

阿里指出,博館具備條件,將成為數位科技的契機,甚至更進一步,延伸許多有趣的互動服務能夠親近大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