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客製化 黃斑部病變有救

陳玲芳 |2015.04.14
327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五歲以上的國人,超過十分之一罹患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造成視網膜組織或色素細胞受損,成為失明主因。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昨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抽血客製化個人的iPSC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再分化成視網膜細胞,可望移植救回病人視力,初步豬隻實驗手術成功,為台灣醫界立下新里程碑。

台北榮總醫研部基礎研究科主任邱士華指出,老年人約二十至三十萬人罹患黃斑部病變,接近三至五萬人屬於「無藥可醫」的嚴重病患。目前治療黃斑部病變,前、中期病患還能接受眼球內注射抑制血管新生,但末期病患,仍有半數以上病人無法藉由藥物治療改善。

邱士華表示,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多年研究,成功開發出「新式視網膜多功能移植支架系統」,精準地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移植入受損的視網膜內,可移植面積及效果,「遠比美日的技術更好」。

榮陽團隊只要為病人抽血五到十西西,花三至六周,將血液細胞重新編整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再分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神經細胞,培養出約六到八釐米、僅一根髮絲粗細的單層視網膜細胞,即能有效修補黃斑部受損部位。

研究進一步將培養出的單層視網膜細胞,植入實驗豬的視網膜下腔內,經追蹤觀察四至六個月,確定移植物已成功與視網膜結合成一體,證實豬體視網膜功能反應正常,使得末期黃斑部治療出現一道曙光。

邱士華形容新式支架「如同太空梭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可讓薄薄的細胞平整地放置在支架上,支架也能捲起,透過微創手術送入豬的視網膜下腔內,再將支架攤開平放。

邱士華說,美日雖有相同技術,但美國採注射移植,不易均勻;國內榮陽團隊之專利支架,培養出的單層視網膜細胞,遠比日本的面積更大,更具優勢。研究團隊預計今年完成一期「安全性」實驗,下一步將針對「確效性」,進行大型動物實驗,未來可為黃斑部病患客製專屬視網膜,堪稱國內視網膜手術一大突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