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偉大 陪罕病兒走完人生路

 |2015.04.07
1766觀看次
字級
罹患粒腺體症候群的何晴長得白胖可愛,外表上絲毫看不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圖/蔡容喬

【本報高雄訊】五個月大的罕病兒何晴出生後雙眼白內障、心肌肥厚,被診斷為粒腺體缺陷症候群,且屬極罕見的AGK137基因突變,全世界只有六例,存活期不超過半年;何晴的哥哥前年底疑似也罹患此症,僅六個月大就過世。母親黎詩凡好不容易捱過喪子之痛,死亡陰影卻又再次降臨,望著白胖可愛卻飽受病痛折磨的身軀,她含淚堅定地說「媽媽會陪妳走完這段路!」

求生意志堅定

何晴一出生就摘除雙眼水晶體,術後又因吞嚥能力受損,須插鼻胃管灌食,每天無數次檢查、點眼藥水和餵食,包括罕病用藥、心臟藥物及各種保健支持藥品,一天得餵食超過十六次;出院返家,又因心臟急速衰竭住進加護病房,還做了兩次侵入性肌肉切片檢查,但何晴求生意志堅定,小小年紀的她吞下所有該餵的食物與藥品,傷口換藥只是皺眉哼哀,幾乎沒有哭過。

何晴的小哥哥從外觀難以與罕見疾病聯結,也因白內障摘除雙眼水晶體、肌無力,住進新生兒中重度病房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六個月大時心肌炎休克送醫,裝葉克膜仍救不回。

產檢無異病變

黎詩凡夫婦表示,遺傳諮詢醫師研判兒子情況屬「偶發事件」,鼓勵她們「把孩子生回來」,不到三個月就懷第二胎,懷孕期間所有自費檢查全都做,掃遍所有可能的基因缺陷都無異樣,但開心產下何晴不到兩天,胎兒白內障、肥厚性心肌病變等症狀竟又上演。

醫師替何晴抽血檢查,因血中乳酸高,才開始懷疑是粒腺體病變,送往北部專門實驗室檢驗,確認是AGK137基因突變,進一步檢查父母,發現兩人竟都帶有此隱性基因變異。此型病症在二○一四年底才首度發表在歐洲線上期刊《OJRD》,全世界僅六例,亞洲尚無病例報告。

「這種情況太少見了!」何晴的主治醫師、高雄長庚兒童神經內科醫師洪碧蓮表示,粒腺體缺陷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基因缺損更僅百萬分之一,偏偏何晴父母兩人都帶有此種基因缺損,機率實在太少,國內甚至還沒有登錄該型疾病,遺傳諮詢和產前檢查都難以診斷出來。

照顧病兒暴瘦

黎詩凡和丈夫坦言,對隨時可能失去孩子有莫名恐懼;由於擔心何晴心臟衰竭,她和家人二十四小時輪班照顧,一天只睡三小時,暴瘦十幾公斤,黎詩凡暗暗決定,不管這段路程多短,她要給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直到最後一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