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種常見處方藥 可在藥局購買

 |2015.01.19
106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擬將十三種常見處方藥轉為指示用藥,讓民眾在藥局就可購買,避免小病逛醫院。多數藥師贊成,但醫師及民間團體質疑,若民眾用藥知識不足,或藥師沒有積極把關,造成民眾亂吃藥,進而引發副作用,這些問題該找誰負責?

食藥署藥品組組長劉麗玲表示,草擬出的十三項處方藥,是由「指示藥諮議委員會」篩出,均為國內醫療院所使用十年以上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成分,且部分歐美國家也將這類藥物改列指示藥,預計最快今年六月開放。屆時民眾若有輕微頭痛、過敏等症狀,就能直接到藥局,在藥師指導下購買服用。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張文靜均表示,指示藥並非沒有副作用,而是不適感較低;國人太依賴醫師,若小病可以到藥局向藥師諮詢、買藥自治,不但方便,還能避免醫療院所環境交叉感染,提升生活品質。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國人自我藥療概念貧乏,自認感冒進藥局,就直接要求買綜合感冒藥,坊間藥師也不會多做詢問,沒有對症下藥反而是藥物浪費。食藥署應要求藥廠把藥品說明書(仿單)做得更細緻,讓民眾更能理解,才不會吃出問題。

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表示,食藥署稱十三項處方藥「無不良副作用」,可能是因有醫師事先把關用藥,才能降低藥物副作用產生,除非食藥署能拿出研究報告,證明藥物反應安全度高,不然就有圖利藥廠之嫌。

「連坊間常見的普拿疼、魚油,在美國都發生不少吃死人案例。」陳柏臣舉例,阿斯匹靈(Aspirin)可預防血管栓塞,但只要一百毫克劑量就會傷胃,引發出血或胃潰瘍。以往都能找到開藥醫師負責,「若處方藥改指示藥,民眾出了問題,能找藥師負責嗎?還是民眾自認倒楣?」他呼籲食藥署應該做好配套的措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