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睬梅克爾 德擴大反伊斯蘭

 |2015.01.07
2170觀看次
字級
反對外來穆斯林移民的群眾五日在德國各地示威,支持移民的群眾也在同一天遊行拚場。這是科隆支持移民的遊行,標語寫著「我愛外來移民」。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多個城市周一晚爆發今年首場反移民、反伊斯蘭示威,東部城市德勒斯登約有一萬八千人上街,乃是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另一邊「反反移民」也上街抗衡反移民示威。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人們要和右翼極端主義和排外行為作鬥爭。

「愛國的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PEGIDA)的反移民運動,去年十月開始以來只有數百人響應,但隨後聲勢不斷壯大,震驚德國政壇和社會。

梅克爾當天較早時已呼籲人們要和右翼極端主義和排外行為作鬥爭。她在新年獻辭中不點名批評PEGIDA運動領導人散播偏見、冷漠,甚至心有仇恨,並呼籲人們不要追隨這一運動。

「仇視外人不人道」

周一晚,在首都柏林、斯圖加特、科隆、曼斯特、德勒斯登等地,反移民人士仍上街要求修改法律並限制伊斯蘭難民湧入。德勒斯登有一萬八千人參與,而參加反對抗議的只有三千人。但在其他城市「反反移民」的團體作出反擊,聲勢壓過反移民聲浪。

在德國西部最大城科隆,地標建築科隆大教堂、萊茵河大橋、河濱大道的一部分及其他一些歷史建築,都關閉燈光,對排外主義發出無聲抗議。科隆大教堂院長菲爾德霍夫說:「大教堂不希望為這一示威活動充當背景。」

科隆會展中心火車站附近,超過兩千名反對PEGIDA的示威者上街,高呼「仇視外人不人道」、「為國家感羞恥」,迫使只有兩百五十人的PEGIDA支持者放棄原定的「散步計畫」。

柏林,斯圖加特、明斯特和漢堡,據報共有約兩萬七千人上街反PEGIDA活動。

PEGIDA組織者奧特爾在德勒斯登的集會講話中,反擊梅克爾在新年獻詞的講話,稱在德國又發生了「政治壓迫」,因為他們被所有的主流政黨和媒體誣蔑為種族分子和納粹,而他們只是對德國收容避難者的政策提出了正當的批評。

由於有過去的納粹歷史,德國接受難民的規則屬世界上最寬鬆之列,也是歐洲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去年到德國要求避難人數高達二十萬,相當於二○一二年的四倍。

而在實際意義上,移民問題今年、以至未來一、兩年,都會是歐洲政壇重要議題,英國與歐盟各國談判重新分配歐盟與成員國之間權力的新一輪歐盟改革討論中,移民/出入境問題是重中之重,而當中能夠一錘定音的是梅克爾。

IS行徑成安全隱患

梅克爾被視為強烈支持歐盟各國人口自由流動原則,但如今德國都出現反移民聲音,尤其這股勢力會否跟反對歐元的疑歐政黨「德國另一選項黨」合流,搶去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票源,加上其早已有反移民傾向的姊妹黨基社盟可能因此在移民問題上轉趨強硬,這可能改變梅克爾對國內移民政策的取態,繼而影響全歐盟的移民/人口自由流動政策。

去年九月,德國出現「伊斯蘭教法警察」,引發對伊斯蘭的廣泛討論。這些自命為「風紀維護者」的人當時在烏泊塔爾市的大街上「執勤」,告誡青少年戒酒戒賭。這雖是單一事件,但在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一些公民得出了「伊斯蘭正在德國壯大」的印象。前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曾指出,伊斯蘭國(IS)數月來在中東的恐怖行徑可能是人們擔心的主要根源之一。

法國巴黎近郊尚普朗鎮鎮長日前拒絕讓一名羅姆人(吉普賽人)嬰兒葬在公墓,引起軒然大波,被轟種族歧視。事實上,對吉普賽人存在偏見,絕不止於法國,而是整個歐洲的普遍情況。人權組織指出,這問題在匈牙利尤為嚴峻,「他們不能找工作,孩子不能接受教育」,一名執政右翼政黨創辦人甚至宣稱:「他們這些動物不應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